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康霜: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为乡村振兴助力

[ 作者:康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1-23 录入:王惠敏 ]

习近平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满足村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乡村文艺工作者在创造文艺作品时应深刻把握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打磨作品,为文艺界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它们凭借精妙的内容设计、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实现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赢。但是随着文艺行业的资本化倾向不断加强,一些内容低俗、剧情简单的文艺作品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打击着人民对我国文艺作品的信心。这类作品的投资人与创作人高度重视流量,而忽视了文艺作品本身的意义,使文艺作品沾满了铜臭气,以至于许多作品难以走进人民心里,更不用说触发人民的情感共鸣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了。特别是部分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其创作者根本没有深入农村实际,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不能反应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描写更是严重脱离现实,农民自然拒绝对这类作品买单。因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创作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第一,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乡村振兴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也必将为文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乡村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新时代新征程中萃取素材,把文艺创造写到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推动我国文艺事业蓬勃发展。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能够使村民精神抖擞、充满干劲地从事伟大事业,能够吸引更多资源要素流入乡村,能够汇聚起全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的合力,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提升文艺作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乡村文化建设与文艺创作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坚持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实际上还为文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当前,文艺市场的商业化趋势加重,充斥着许多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农民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文艺工作者在以他们为原型进行创作时,自然不会再次走进千篇一律的文化沙漠。并且,时代在变化,农民的实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为文艺的转型、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第三,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例如农耕农业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产、天文气象等文化知识,彰显了古人的卓越智慧;节日节庆文化中记载了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活动及美好寓意;手工手艺文化则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审美与超前技艺;孝亲敬老文化中包括诸多礼仪规范,恰好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乡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已经流失,或是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升华其精华、舍弃其糟粕,使乡土文化以更多样化、更具有影响力的形式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下去,需要文艺工作者的重视与努力。

第四,描绘真实的乡村形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和农村迎来了又一次转型。这种转型会让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一直以来,人们对农村和农民都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到的,城里人认为,“土”“愚”“私”是乡里人的三大性格特征。习近平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偏见可能会影响着社会主义农业强国的建设,并且如今的农村、农民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一步步向和美乡村靠近。破除这种偏见,为乡村振兴添一把文化柴,需要文艺工作者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向大众展示当代中国的真实乡村形象,勾勒新时代的乡村新风貌。

第五,坚持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乡村文艺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化人功能对于肃清乡村风气,提升乡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农村现实之间还存在着相脱节和不协调问题,精神文化生活还较为单一。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没能完全占据人们的思想领域,与此同时,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乘虚而入,导致部分地区迷信赌博之风盛行。引导人民积极向上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面对我国农村目前的精神文化困境,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