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2023年工作总结会在里仁楼乡研院学术活动室召开,陈文胜院长主持会议,研究院胡守勇教授、陆福兴教授、胡扬名教授、陈婧教授、瞿理铜副教授、刘茜副教授、谢宗藩硕导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

图片1.png

会上,陈文胜院长对乡研院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他指出,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于2019年9月学校发文成立,自成立以来,以“为乡民立命,向村野求真”的宗旨,致力于三农问题的应用研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通过决策咨询报告服务于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推动三农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2019年成立初期,研究院只有3名研究人员,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6月,经学校研究决定研究院挂靠公共管理学院,以陈文胜教授为带头人成功申报了政治学二级学科中国政治博士点,2024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研究院有核心成员8人,整合学科三农领域教师15人,研究方向涵盖乡村治理、农业产权、农地制度、农村文化、农村公共服务、农村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2021年被省哲学社科规划办批准为“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2022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社科研究基地;2021年陈文胜教授当选为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第八届副会长,2023年研究院被中国社科院批准为“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已经成为省社科研究基地、二级学科博士点、高校乡村振兴智库“三位一体”的学术机构。

陈文胜院长认为,乡研院在过去的2023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步,具体包括:出版《中国农业何以强》《中国乡村何以兴》等著作7部,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项目著作1部,入选中央宣传部和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乡村振兴好书荐读”图书1部,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1部,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1部,《见证——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与现代化启示》的中文、英文、法文版被外文出版社同步推出,中国外文局相继在法兰克福举行首发式和在“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发布。

陈文胜院长回顾2023年,团队成员在《光明日报》《中国农村观察》等发表C刊以上学术论文11篇,完成决策咨询报告12项,7项获得中央主要领导人等副省部级以上领导人批示共15人次,其中《湖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观点被《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湘发[2023]8号)》涉农部份吸纳。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获评2023年湖南省第四届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成果奖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皮书学术委员会“第十四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1项。团队成员指导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7项。

陈文胜院长对过去一年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这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乡研院的良好平台建设。研究院教师将自身的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特色课程,以学术午餐会等形式,主讲学术前沿问题,促进学术研究转化为学科教学特色与学生专业能力。以每月“读书报告会”的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和候选人自身的专业特长,给每一个学生分别开具10本以上的经典著作书单,每个学生形成书面读书报告和PPT,在读书会上报告所读著作的核心内容和学术思考;要求学生不盲目读书,应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把握好认识和分析事物发展与变化的主观判断、客观判断与价值判断,建立一个“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将往哪去”的坐标分析框架,尤其是要注意同一事物在不同历史场景、不同社会生产力背景下的不同含义,从而审视文献的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找到自己研究的突破方向,用学科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以此探索了“四步读书法”:“读到什么”——强化文献积累、“想到什么”——强化思维训练并培养问题意识、“写到什么”——强化理论阐述以建立逻辑框架、“说到什么”——强化表达能力,把读书汇报会打造成为一个教学相长的知识积累平台、能力提升平台、学术传承平台。陈院长总结道,这是学术氛围浓厚的体现,也是乡研院运行的优势所在。

随后,胡守勇教授、陆福兴教授、胡扬名教授、陈婧教授、瞿理铜副教授、刘茜副教授、谢宗藩硕导等老师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并对近期的工作表现表示认可。他们认为,乡研院是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位成员都自主自由独立,在这个平台可以尽情地学习和工作,从而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为乡研院的建设添砖加瓦。“有为才有位”,作为学生抑或老师,要从自己开始,要勇敢地为民众发声,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发声,展示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敢于闯出自己的学术天地。

图片2.png

最后,陈文胜院长针对学生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三线”标准:一是红线,正如乡研院“为乡民立命,向乡野求真”的院训,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为人处世,都不能偏离民众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主线,研究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为了读而读,学习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要培养大格局大视野的问题意识,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为标准,要以学到为社会破疑解难的本领为任务,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三是底线,不能违背社会常识,犯一些低阶错误,这是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坚决明令禁止的。总之,他期盼团队成员能够团结一心,互帮互助,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争取推动乡研院工作更上一层楼。(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