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查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1858件,传递出什么信号

[ 作者:胡立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2 录入:16 ]

据人民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据四川省纪委消息,“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是关键,希望你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有后来居上的精神,加大力度,履职尽责,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日前,四川达州市渠县纪委对4名扶贫履职不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及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释放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要让责任落实更加“精准”。各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把脱贫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上率下、聚焦问题,四川省领导率队督导,层层传递责任信号,处处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能。因此,各地党委一把手要切实履行脱贫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同时要大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共同配出扶贫领域“防腐剂”良方,保证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风清气正。

要让执纪监督更加“精准”。县、镇、村组要成立专门扶贫工作监管机构,要选一批讲政治、威信高、议事能力强的党员、群众代表进入监督机构,让监督的“眼”和“耳”盯准扶贫领域。要积极借助信息共享、专项摸排,以及设立专门举报渠道等方式,对扶贫领域“精准”监督,重点要盯紧扶贫资金使用。各级纪检机关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监督检查扶贫开发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精准执纪”推动扶贫开发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要让问责重器更加“精准”。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用问责倒逼层层传导压力,既问责扶贫任务完成不到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又对因监管不力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责任主体进行追究。要积极用好“一案双查”,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既查处当事人,又对负有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1858件、处分1899人,给广大干部群众传递出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持续保持遏制腐败高压态势的强烈信号!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巨达路99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