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抱拳道歉”成为一次文明执法的典范

[ 作者:文梓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9 录入:16 ]

据媒体报道,9月3日晚,重庆涪陵一家餐馆内,警方展开了一次抓捕行动。嫌疑人暴力抵抗,抓捕工作一度受到阻碍,民警的衣服也被撕烂,现场有些狼藉。嫌疑人被带走后,一位年轻民警双手抱拳,向在场的食客说了句:打扰大家用餐,我向大家道歉。这个举动让在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公安部微博也“亲自”点赞。(人民网  2016年9月7日)

在餐馆抓捕嫌疑人之后,警察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站在餐厅中间,对受到惊扰的食客真诚说一声“对不起,打扰大家就餐了”,并且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道歉结束之后,换来的是大家的理解和掌声,并且有食客将这段道歉的视频发布出去,在视频的跟帖中,也是赢得一片叫好之声。

看似简单而平凡的一个言行,却彰显了太多的正能量。一句“抱歉”,一声“谢谢”,看起来是言语的功夫,说起来却关乎程序正义。重庆民警的“尊重执法”,赢得的就不只是点赞:一方面,它展示了执法者的素养,强化着民众对法治的信仰与敬畏;另一方面,它洋溢着刚性法条的人性之光,以文明的姿态传递着公平与正义。甚至,更是我们调和“警民关系”“干群关系”可以奉行的榜样执法行为。

重庆民警的执法规范,是一次文明执法的典范,是一次执法走心的样板。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宣扬正能量的一个再好不过的契机!一言蔽之,这是规范执法在实践中激活的舆论正能量。7月26日,公安部明确多项公安执法规范细则,比如民警执法时,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在群众的“镜头”下执法,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并要为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我们所追求的公信力与亲和力、安全感与满意度,固然在案件的核心程序中闪现,也必须在这些规范细节中生成,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彰显并发光发亮!

在传统的执法模式中更是需要这种文明的前行,需要这种执法程序的革新。所以,让“重庆民警双手抱拳道歉”成为一次文明执法的典范在这个负能量盛行的社会显得尤为亮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