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当前我国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有238个,超过5万人的有885个。随着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特大镇的发展逐渐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撤镇设区困难重重。(人民网,8月22日)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一些镇区人口不断加速增长,涌现出一批人口数量众多的“特大镇”。然而在这些“特大镇”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大脚穿小鞋”的难题,钱、权、人、地都不够,难以与镇区规模相匹配。为了避免“特大镇”发展的瓶颈,“撤镇设市”成为很多镇区的选择。
的确,“撤镇设市”有利于扩大镇区的钱、权、人、地等众多资源,为城市发展吸引人才和投资,增加城市发展的动力。但是,很多镇区却被这些益处所蒙蔽,不论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都去争抢“设市”的指标。其结果显然是不尽如人意,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利下放能否有效管理,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如何有效分配,都是这些镇区亟需解答的难题。而未经思考这些难题能否克服就去争夺“设市”指标,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最终酿成损失。
由此可见,撤镇设市并非一蹴而就,各镇区在看到撤镇设市益处的同时,切勿盲目跟风,走升格翻版的老路。唯有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创新、小心慢行,才能真正让撤镇设市推动发展、惠及民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张家界评论 2016-08-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