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提到农民、农村总也和贫穷、落后脱不开关系。尽管这几年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很多但是城乡差距依旧明显。
但是在美国却流行着这样一句俚语:餐厅的侍应有可能会拦住一个西装革履的人,也绝不会拦住一个脚上带着泥土的人。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却也能反映出在美国,农夫是有钱人的阶层。享有的社会地位很高。
同样是与土地打交道的人却有着不小的差距。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从客观原因上分析。
从人口密度上就可以看出,美国存在大量的空余土地,且美国多平原,可耕作面积大。这就为其能够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基础。而我国人口密度大,近年来随着商业开发的进行,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所以在我国还是以散户种植为主体。
这种模式就导致了大型机械化无法推进,种植以人力为主。产量首先就上不去,而且会浪费很多的劳动力。
接下来再从质量上来说。美国农产品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农场生产出的农产品有着严格的检验程序,有了质量保证的农产品就能够大量的出口。而且流入较为高端的市场,利润空间大。
我国农村多以个体种植户为主,质量把控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存在跟风种植的现象。很多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只能在初级农贸市场流转,利润有限。我们的农村和美国的农场到底差多少?农场与农村种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科技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文化,到现在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最传统的农具,缺乏科技含量。可以说这是我国农业的很大一块短板。
在农场中高科技的元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播种到采收,所用的人力是很少的,大多都采用机械完成。我们的农村和美国的农场到底差多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流行建立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其实这种模式大多都是赔钱的,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所用成本很高,但是市场价却上不去。这就表明不是把别人先进的技术搬过来就一定可以的。
我们的农民富不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只是照搬别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比较是为了进步,毕竟再牛的农业也是从基础做起来的。我们也要有信心去努力改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屯里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