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路 自己走

[ 作者:谢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7 录入:7 ]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提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农村公路和县乡公路客运站建设中央投资约8480亿元。

修路?好事儿啊,俗话不是说嘛:要想富、先修路。尤其是像我这样长期生活在贫困、交通落后地区的,一说起要修路,那可是两眼放光,瞬间就“火眼金睛”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先,就必然有后。路倒是国家先想着给我们修了,那后呢?等着靠着?等着靠着国家再给咱一人分套房、买个车?还是咱该乘着这“东风”干点啥,靠自食其力致富奔小康呢?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故事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对于这个故事,我有另一种理解:一个和尚,靠不了别人,只能自食其力,生活过得还有滋有味;两个和尚,都觉得似乎有一点依靠了,你想等我,我想靠你,生活就过得相对艰难了;三个和尚,都觉得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了,结果生活完全过不下去了。什么道理?很简单啊,就像俗话说的那样,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你别说,在全党、全国都在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的关键时刻,三个和尚这种人还真是不乏其人的。这种人总是存在极强的等靠心理,完全把提高自身生活水平、脱贫奔小康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国家、政府和他人身上,习惯于等候帮助、靠着别人拉扯一把过日子,别人给什么,才能有什么,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能创造什么。想想国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投资那么多资金到贫困地区、农村和县乡,不就是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拉动投资,扩大就业,想方设法给大家创造致富的条件和门路嘛。饭都送到嘴边儿了,还是该自己张嘴嚼一嚼吧。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暂时需要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如果你不设法恢复自主呼吸的能力,呼吸机一旦停止运转,结果是什么就不用我多说了。好子不贪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所以啊,还在等国家、还想靠政府的,早点洗洗睡吧,唉,也别洗了,和尚们,没水了。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桥说过的一句话,列位共勉。

作者单位:北川县桃龙藏族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