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干部的小金库里都藏了些什么

[ 作者:依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8 录入:实习编辑 ]

下乡出差拿包干补助、项目争资拿考核奖、购买土特产送礼、长时间“借用”资金、白条报账……近日,湖南炎陵县林业局5名干部因私设121万元“小金库”违规使用资金被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新华网 8月2日)

似乎在中国传统家庭里,男人的零用钱总受到财务限制,这才有了私房钱一说,“小金库”本来就只是调侃自嘲而已。湖南炎陵县林业局5名干部却创造性以贷款贴息向企业收取30%的额外费用,并以此设为自己的“小金库”,公器私用,实在是大跌眼镜,小贪终究酿成大祸,在他们被违规查处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上一句:干部们的小金库都藏了些什么?

“小金库”里藏了干部们的贪欲。试想一下,干部们下乡有人塞钱送礼,完成项目有考核奖励,这等小贪思想长期被“奉承”惯了,只会养大贪官们的胃口。121万元“小金库”只是此时被严肃查处,否则“苍蝇”变成“老虎”,只会遗患无穷。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小金库”里藏着干部们最原始的私欲。

“小金库”里还藏着干部们的侥幸。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一朝没被蛇咬,就十年天不怕地不怕。121万元对于“大老虎”来说实在是小菜一口不足满肚,但对于“苍蝇”来说确实饕餮盛宴。一次次的侥幸导致最后精神上存在侥幸“惯性”,始终自信地以为小心谨慎能“藏”到天长地久。但躲猫猫的下场往往害人害己,纸包不住火,“小金库”也藏不住侥幸,这种侥幸能躲一时,却藏不住一世。干部们的这种侥幸,其实只是骗人骗已。

其实党风建设已久,相关政策也三令五申,但“小金库”问题总得不到解决,这在于“小金库”面临着一种近乎“合法”存在的权力监督真空。这不仅仅是干部们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体现,相关机制和监督的不健全,更在于犯罪的成本太低:只是撤职,并未永不录用。所以除了对干部们进行思想上的洗涤,更要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破坏“小金库”滋生的土壤,驱使权力在制度监督的阳光下运行,以此同时,要加大惩戒力度,不给犯事人员丝毫从头来过的机会,只有犯罪的成本远大于收益,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这种“曲线”腐败的可能。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