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批机关干部到一个革命老区,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朋友圈里晒的全是美食、美景,还有摆出来的各种优美的“劳动”姿势。一位干部回来后感慨:天天待在办公室闷得慌,下乡搞“三同”太舒服了!(7月19日 人民网)
“吃的农家菜,住的农家院,到老乡果园里走了一趟,和乡村游差不多。”这是目前很多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真实写照,在机关单位待久了,下基层到农村去就跟放风一样,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心情洋溢像是在耍农家乐,而遗忘了下基层的根本目的,也模糊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最初含义。机关关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一种形式,意在让干部弯下身子,尽可能多的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解群众最想解之难题。
机关干部下基层,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告诫自己下基层就是要去做一名普通的基层群众,身临其境,多看多问多了解,把群众问题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想办法、找办法,适当为自己施加压力,尽最大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而不应该走马观花,把下基层作为一场乡村旅游看待。机关干部在基层群众心中的形象至关重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倘若我们的干部到基层只是吃吃喝喝、观光旅游,走形式、走过场,又怎会瞒过他们的法眼,干部形象何在,党和政府的威信何在,一切为了群众的初衷又何在,所以在下基层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发扬吃苦奉献的精神,收起手机,收起“摆拍”,多下功夫,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实事。
驻村干部与其有那个功夫在朋友圈里晒美景、晒美食、晒劳动姿势,倒不如多花一点时间去发现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去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问题,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走基层变得不虚此行。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跃进路68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