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干部下基层要做好角色转换

[ 作者:臧杨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25 录入:吴玲香 ]

为贯彻落实全国组织会议精神,锻造高质量党员干部队伍,解决新时代基层面临的各项问题,各省市不少党员干部被派到一线前沿开展工作、接受历练。在其位应谋其政,基层工作不是简单的唱着歌哼着曲儿就能完成的,党员干部初到基层岗位,应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当好“小学生”。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被选派到基层的党员干部不少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但基层一线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党员干部应及时调整心态、放下架子,主动进行自我加压、学习充电。要吃透各级组织在基层的路线、方针、政策,将所涉领域的政策法规熟记于心,规避各种工作风险和低级错误。要学习“群众语言”,抛弃让群众觉得生疏的“书本话”、“外行话”,熟练掌握与群众沟通的技巧,自觉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要学习工作方法,多和基层干部多交流,工作中遇到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做个“调研员”。“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在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不朽功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传喜挨家挨户走访调研,解决代村土地分配不均问题,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党员干部想要帮农民致富、助推企业发展,必须深入调研,找准“薄弱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抓住这次实践契机,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走访,入百家门、看百家院、问百家事,入工厂、看车间、访员工。对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反思,多下一番“绣花功夫”,真正拿出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争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解决基层的一切问题,最终要靠实干。党员干部面对基层的“硬骨头”,难涉的“深水区”,要把基层当作成长历练的平台,把到基层任职作为一项事业,发挥自身优势,将一腔热血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要像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一样,从穿衣说话等小事开始改变,主动适应环境、博取群众信任;要学习李大钊、方志敏等同志的奉献精神,舍得利益、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遇到困难之事要勇于攻坚、棘手之事要善于解决、突发之事要敢于挺身,真心实意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将基层挥洒的热血变成群众的喜笑颜开。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