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领导下基层调研应做到“七善”

[ 作者:彭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07 录入:吴玲香 ]

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是掌握真情实况、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的必要前提,也是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坚持“七善”原则,把这项工作做真、做实、做细、做好。

一善“望”:就是要善于带有明确目的地观察调研。只有有了明确的下基层调研的目的,才能在实际行动中调有所获、究有所成。如果毫无目的地下基层,就会缺乏针对性,最终也会失去基层调研工作原本具有的实践意义。同时,观察调研切记不要虚张声势地弄得路人皆知,特别是不要前呼后拥、层层陪同,要学会用“静”望、“独”望来获取基层的真情实况。否则,只会一无所获,甚至还会有损党的形象,败坏党的作风。

二善“闻”:就是要善于听取来自基层的各类信息。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倾听基层不同角色、不同背景的人的意见,才能获取有效的信息,不断提高我们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水平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坐井观天,甚至只满足于“择听”基层干部的“摘报”,就很难收集到真实信息,最终只会误导上级决策。因此,作为领导下基层调研,必须放眼全局,同时注意根据实际需要与现实可能,不断拓宽自己信息采集和调研交流的渠道,善于以积极的心态从不同渠道来获取调研对象的情况。

三善“问”:就是要善于征询各类人员的意见评价。首先,在实施基层调研、信息收集之前,一定要清楚问什么,否则就会因盲目而被动。其次,在主动询问的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可以通过营造有效的谈话环境,循序渐进地打开谈话对象的心结,在交心谈心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抛出话题,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要注意调研对象的尊严,切忌赤裸裸地把调研对象的隐私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会把谈话的场境弄得很尴尬。 

四善“说”:就是要善于把握说话时机和说话得体。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在基层说话,既不会无时不谈,又不会无处不谈,更不会无话不谈。具体地说,领导在基层说话,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恰当其时,把握好时机,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口紧慢说”。二是要说话简捷,语言须得体,既不要“高谈阔论”,又不要“泛泛而谈”。始终做到对基层有用就多谈,没有用就少谈,乱讲一通只会损害自己的威信。三是要学会说群众的话。假若在基层与群众直接谈话打交道,调“官腔”、讲“官话”,不仅于基层干部群众无补,而且还会陡增他人反感,破坏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

五善“跑”:就是要善于深入基层做认真细致调研。做调查研究,听听基层领导汇报,看看相关数据材料,固然是个好办法,同时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只有深入到最基层,热衷于“跑群众”,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他们打成一片,从感情上贴近他们,才能真正掌握到第一手材料。换言之,领导下基层,在主动跑先进地区、富裕家庭、基层干部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多跑到落后的地方、困难的群众、普通的百姓中去,听听他们的所思所想,看看他们的所困所忧,问问他们的所盼所急,从而深切体察群众疾苦,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自己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六善“思”:就是要善于实事求是地搞好分析思考。在深入分析思考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即对获取的第一手调研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时,一定要过滤筛选、去伪存真,坚持用唯物论的观点,注重事实依据,作客观公正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做出最有说服力的结论。二是一分为二的原则。即分析思考调研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讲辩证法,既要看到好的方面,又要看到差的方面,始终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思考和认真研究,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七善“书”:就是要善于撰写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有别于新闻报道,具有精、深、实三个特点。所谓“精”,就是调研报告写作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管讲究全面,但又力求精练。总的要求是执笔人必须把调查来的材料和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所谓“深”,就是调研报告撰写必须在认真思考、周密分析调查来的材料和情况的基础上,力求揭示问题本质、讲清问题症结、破解问题对策。所谓“实”,就是无论如何必须坚持做到:报告内容和调研成果,既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和运用于实践,切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一句话,就是执笔人在动笔之前必须明了撰写书面调研报告的目的,在于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正确决策、实施有效领导提供可靠的实践参考依据,并非“为写报告而写报告”。 

(作者单位:湖南桃江县民政局军干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