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考验,极为重要。但目前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让基层防汛工作面临“三大考验”,值得关注。
村居换届,年轻村干防汛能力面临考验。今年上半年,村居“两委”换届全面展开,其中一项重要选人用人导向就是注重村居干部年轻化,干部年轻化虽然在保持队伍活力、优化结构上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年轻干部缺乏防汛备汛相关经验,对今年防汛备汛工作带来新的考验。以水利大县桃源为例:本次基层党组织换届后,全县35岁以下的基层党组织书记29名,支委263人,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仅26岁,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下降6岁。许多年轻村干部特别是年轻的村居党组织书记缺乏防大汛、抗大灾的相关经验。
乡村空巢,基层乡镇防汛力量面临考验。一方面,随着内陆农村地区劳动力向沿海城市流动,农村留守人员多为儿童、妇女及老人,缺乏相应抗灾能力,一旦发生灾情,基层村居防汛队伍难以迅速集结。例如,湖南省汉寿县国调队曾随机抽取100户,其中常年出务工76人,且大部分为18-45周岁的青壮。另一方面,随着年轻公务员通过遴选、借调等方式进城,乡镇青壮年干部职工流失较多,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组织防汛队伍存在困难。
形式主义,防汛方案演练实效面临考验。部分基层地区防汛备汛工作人员思想麻痹,防汛应急预案以网上抄袭或照搬上级预案为主,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防汛人员名单存在“水分”;防汛演练流于形式,以拍照完成任务、应付检查为主,无法提高群众应对灾害的能力。例如,据湘西北某乡镇安委会工作人员反映,部分乡镇防汛应急预案未有效结合本地实际,可行性不强,防汛工作队伍名册随意编制,部分防汛力量在册不在位;乡镇在组织防汛演练时,纪律性不强,干部职工嬉笑打闹,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判不全面;又例如,据新华网报道,2013年,辽宁省抚顺市南口前镇南口前村在传达预警信息时走形式,预警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全村因灾死亡30人、失踪58人。
作者:中共桃源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