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200名中外嘉宾、2500家国内外企业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问道生态文明。贵州再次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成为生态文明的“中国窗口”。(人民日报 7月8日)
近年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频频获得人民的点赞,也造就了许多机遇。“贵州满眼都是绿,天然大空调,适合建数据中心”“这里是大氧吧,空气甚至可以制‘罐头’,瓜果蔬菜让人放心”。首次造访贵州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就决定,将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落户于此。贵州真正干起来了,真正将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
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我们正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艰苦创业,然而在创业的同时也要坚定地更自觉地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底”
识绿懂绿,自觉牢筑生态底线。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树。生态如眼睛,生态如生命,生态环境是唯一的,是不能被替代的,用之或不觉,失之必悔矣。只有充分识绿懂绿,才能自觉牢筑生态底线,才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挖掘绿色生产力,增绿增收一箭双雕。在充分识绿懂绿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换思维、改方式地挖掘绿色生产力。挖掘绿色不能就是简单粗暴的破坏,而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有选择地去获得绿色与发展的双赢。立足市场需求,开发生态产品效用,扩大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充分挖掘生态财富,把良好生态资源变成“常青树”和“摇钱树”。
严格制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完善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附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建立健全生态资源管理制度,使生态资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有效监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追梦路上,我们既要“创业”也要“逐绿”,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