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明理悟践,不忘初心”明心队的队员们赶赴娄底市新化县白溪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分工明确,开始有的放矢的工作。11日起,调研组的同学们分别走访了白龙、油溪、回隆和鹅羊四个村,并去到集市展开调研,就孩子的阅读和教育情况访问了近90户人家,对白溪镇的教育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首先,是家长的观念问题。在所有受访的家长中,重视儿童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仅3人,近60位家长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却苦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不知如何辅导孩子,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此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学校教育。另有10多位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没有干涉的能力和需要,没有主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意识,甚至有两位家长持“读书无用论”的态度,认为赚钱比读书重要。
其次,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和办学设施落后。在对白龙村白岩小学校长的访谈后,调研组了解到:学校1~6年级,共六位教师,两位代课教师,还有两位是已有50岁高龄的老教师了。且学校近几年来,都未有过新进的年轻教师。此外,学校的办学条件亦是一大难题,整个学校只有一栋两层楼的教学楼,共8间教室,只有一间教室有多媒体设备,而2楼的教室在下雨时因为漏雨严重根本无法使用,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白溪镇中心学校的硬件设施比白岩小学稍好一些,但还是有许多急需建设发展的地方。图书馆的藏书比标准数目少了好几万册,现有的教师中,有100多位代课教师,由于教师的流动性过大,农村小学难以留住好教师。访谈过程中,中心小学校长也表示:“目前,学校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最后,是学生自控能力的不强。由于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其监护人多为孩子的爷爷奶奶,知识水平不高,孩子在学习上,只能靠自律。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了电视机、手机等电子设备,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在调查过程中,调研组的同学发现超过90%的学生回家从不写作业,放学后能自主学习的仅有4~5人。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率一路飙升,许多学生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带上了厚厚的眼镜。此外,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易沉迷于网络,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害。种种迹象表明白溪镇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通过7天走访调查,调研组了解到,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读书和阅读的重要性,但能动性、主动性不够,在多数情况下仍然选择把孩子的教育留给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改变乡村教育落后的面貌,不仅需要教师,更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携手同行,共同努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