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既要宣传教育又要规章约束

[ 作者:冯兴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0-31 录入:王惠敏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29日指出,各有关部门将协同联动,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要得到有效遏制。(中新网10月29日)

如何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是基层治理者思考的问题,中央农业农村部出台相关措施办法,用三至五年时间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深受基层干部的欢迎。

治理农村陈规陋习,基层在探索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但一些地方出现了思想工作不管用,硬办法又有法外施法之嫌。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遏制农村地区陈规陋习问题,需要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出台统一的措施办法,齐步治理农村的陈规陋习,既开展春风细雨般的思想教育,又为其立出规矩,把组织的措施办法变为群众的行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聚力建设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实施。

农村陈规陋习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各地在移风易俗中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了遏制了陈规陋习,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呈现漫延之势,天价彩礼让人苦不堪言;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红色罚款单”漫天飞,人情债越累越多;请客吃酒的明目越来越多,满月酒、百日宴、贺车、贺房等等,个别农村青年不尽养老义务,把赡养的责任推给政府或帮扶干部,引起了农村群众的反感和党员干部的关注。一些地区把陈规陋习的治理列入了村规民约、实行红黑榜制度,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基层治理无统一的步伐,致使治理行动在比较中出现了反弹,故而农业农村部实现出台统一行动和制度规范,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既需要宣传思想教育,又需要治理的硬约束。由农业农村部牵头,采取统一口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新修订的《公民道德纲要》进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从时代的需要和人情债带给群众的负担中,引领群众养成新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新风,把更多的精力、资金用在发展产业上,巩固脱贫奔康的成果;同时出台统一的措施和办法,引导各地结合自身的风土人情,依法制定整治陈规陋习的举措,在征求全体村民的意见后,纳入村规民约中,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对移风易俗有抵制情绪的村民,由村红白理事会全程服务,工作前移,做好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其认识到新事新办的好处。同时当地主要领导干部要参加响应移风易俗喜事的典礼,以各种方式给予宣扬和奖励,在典型引路中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移风易俗中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遏制农村的陈规陋习,在润育文明兴风中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