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大调研”既要广更要深

[ 作者:甜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1 录入:吴玲香 ]

自“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始终坚持把活动作为当前一项管总的、紧迫的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主题主线,围绕“学懂弄通做实”这一总要求,往深处学、往实处做。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大调研”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群众的“切肤之痛”,借此机会了解企业、群众的生活、生产实际,听一听企业、群众呼声,问一问他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什么建议等等,从而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大调研,调研之风蔚然扑面。“大调研”之所以为大,是因为广泛全面,涉及各部门各个领域的各方面,然而,很多部门虽然在“广”字上做足了功夫,但在“深”字上还比较欠缺。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在实践中加以重视,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大调研”活动得以深入有效开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大调研”要“广”。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当做“大调研”的课题,围绕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四个三” 、耕地质量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有机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调研,切实做到调研的涉及面广。农林部门要拟定调研的课题,相关科室按照课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研,带着实际困难找出问题症结,带着发展困境找答案,让更多层面的人出谋划策,帮着解决问题。

“大调研”更要“深”。要坚持深入调研,用实际成效检验大调研的成果。然而,有些领导干部还有“作秀式”走访、“场面式”座谈、“慰问式”调查,只能是“雨过地皮湿”,并没有深入开展调研。所以,“大调研”要“沉下去”,“沉”到各个村(社区),深入到一线基层把脉问诊,把一线基层各方面情况摸清吃透、把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面对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要深入调查,要加强蹲点跟踪,拿出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搞清楚不罢休的钻劲和韧劲,找出症结,相处措施,对症下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大调研”既要“广”更要“深”,真正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怨所需所盼,深入第一线、站到最基层,甘当“小学生”,为切实解决一线基层问题提供具体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农业和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