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公务员有了官架子

[ 作者:涂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4 录入:实习编辑 ]

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另据《中国经济周刊》最新一期报道,中国的公务员构成呈“官多兵少”怪状。一边是大量需要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一边是公务人员“官多兵少”导致的人员不合理配置,大量的实际工作恰恰由那些“兵”(包括基层的一些小事务官员)在硬扛着。(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作为人民公仆,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成天摆着一副官架子,满嘴的官腔,四处欺压百姓,以权谋私。报道披露,某省科技厅的编制数,正厅级1人,副厅级8人,县处级44人,科级8人,科级以下21人。也就是说,全机关公务员82人,科级以上61人,普通公务员只有21人。而国家机关一般事务繁琐,当领导的个个充当“甩手掌柜”,那么日常性事务只能全部堆在普通公务员身上,他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有苦说不出。一边是为了生活,毕竟公务员这个行业相对稳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兼顾家庭;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不理解,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有很多灰色收入,都是压榨百姓的罪魁祸首,人民群众的偏见让基层普通公务员满肚子委屈,这也就造成了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公务员频繁辞职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假象,在笔者看来,在如今公务员队伍里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人人都想当领导,当了领导后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普通公务员享受的待遇没有领导多,却要承担着几乎整个单位的大小事务。

笔者认为出现这样一种怪象的重要原因是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官本位思想相当严重。认为领导都是掌握大方向,只用指挥下属去完成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要学会体恤下属的辛劳,更要带头挑起整个单位工作的担子,事事亲力亲为,为下属树典型,作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整个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尽管古语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在公务员身上或许有点不合适,因为公务员本就是人民的公仆,如果人人都去当官,那真正能够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公务员就会少之又少,那为人民服务也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罢了。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就不能成天把升官发财放在嘴边,只有尽早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

公务员不该有一副官架子,而应该放下身段,俯身为民,才能对得起党的信任和培养,才能不辜负人民对党的期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