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村的诱惑,当今有多少双创业的眼睛盯上了乡村?
三农指的是什么呢?记得我第一次听这个词语的时候,那时是在高中,我们的政治老师是山东人,常常聊起她在山东的往事,同时最热的热点就是三农,然后,我们就使劲背,所以我对三农这个词语还是比较敏感的。今天呢,我就聊聊现在村里的那些事。(什么事?当然是好事啦!不好您找我)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三农好像我们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上很少听到这个词语了,可见“三农”问题的关注度呈降温趋势。
那么现在什么词“”热”呢?
乡村价值、农业意义、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这些词语较热。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西省中部丘陵地区,附近镇子种着很多苹果树,当然最出名的要数我们的“什贴小米”,这个小米别提有多好吃了,现在我从事的创业就是希望把我们乡镇的这个特色产品走出去,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到正宗的”什贴小米“。
这个小米非常的珍贵,产量也非常的低,再一个就是播种这个谷子太艰苦了,导致市场上真正的什贴小米非常短缺,我们都拿她当做宝贝,如果有客人来做客,首先要请客人品尝的就是这金灿灿黄澄澄的什贴小米。
要说为啥现在好的城市人都盯上了农村?以前离开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了。这个现象非常好,转瞬间,我们的农村又热了,破窑洞,破瓦房都值钱了。
近几年乡村旅游也火了,连城市里也出现“农家小院”“柴火人家”之类的主题饭店,该有的石磨啊,墙上的辣椒玉米啊,啥都有,甚至土豪都雕了一个高头大马,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资源都变成了“稀缺”的资源。农村户口老贵啦,农民也不再愿意将其转为城市户口。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催生的大量的“农民大款”。
这个打款可真是大款,以前我一个同事,平时和我也是吭哧吭哧的干的,突然他的村庄被划为重点改造城中村,这位同事直接一夜间变为百万富翁。
现在我们的国家、社会和农民的关系开始聚焦到“土地”上。围绕着“征地,占地”成为现在三农的焦点。
还有就是,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哈,我们的农村和城市的地理界限变得开始模糊了,出现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市的现象,而此刻农民也不再是农村的居民,城里有农民,城里人也不全在城市,乡村也有城里人。农业不再完全是农民的产业,城里人也开始从事“农业”。我们家隔壁有个村子,里边居然有好多城市居民卖下了好多院子,有的居然租了大棚种蔬菜还养了鹌鹑。
回村的诱惑,诱惑到你了吗?我亲爱的朋友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风车三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