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发展乡村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 作者:万翱翔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7 ]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农耕文明的国家,与此相伴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薪火相传的根本,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目前城市文化的大力发展,“土里土气”的乡村文化仿佛正在逐渐淡出社会文化的视野,不少地方忽视乡村文化自身的意义及其对现代生活带来的无形影响,乡村文化产业也很大程度仍然处于自发状态。

时至今日,我国传统文化的“根”依旧在广阔的农村。保护乡村文化,就等于在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种子,更多的“文化庄稼”还得要靠这个种子去繁衍种植。大力弘扬乡村文化,将独特的乡村文化融入到一个人的内心里,这样才能培养出来一个爱家爱国的中国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对乡村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其精华,是之纳入先进文化的发展轨迹之中。

要加紧甄别乡村文化,规范管理文化市场。乡村文化具有积极作用,但一些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目前情形来看,对乡村文化的认识以及传承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状态,规范化的管理状态还未形成,许多落后文化继续占据人们的心灵并且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从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出发,只有对乡村文化进行分类整理,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肯定并弘扬优秀乡村文化,鞭挞腐朽落后的乡村文化,传承文化才有的放矢。

还要加快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资料,充分重视乡村文化的底蕴。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搜集和整理乡村文化工作都处于落后局面,虽然部分地区制定出像发展“生态旅游”之类的战略,但是由于文化底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导致这样的战略缺乏深刻的感染和影响。因此,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历史背景资料,充实战略的文化底蕴,避免出现乡村文化成为市场经济的仆从和附庸。

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宣传教育,扎实发展的基础。只有对乡村文化了解的越多,才会越深沉的去热爱着家乡这片土地。这就需要大力弘扬乡村文化,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工作,不断地探索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道路以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并使它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和生命里。为此就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乡村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尽快开展乡村文化教育,让规范化的学校教育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动力。

乡村文化不仅是“根”,而且还是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一块珍宝。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挖掘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乡村文化的品质,并通过群众的方式来传承乡村文化,弘扬我们的爱家爱国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