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土地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征地办)一窝“地鼠”被曝光,部分征地办工作人员伙同个别镇村干部和社会人员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涉案金额高达583万元,让人触目惊心。(3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该是国家征地补偿款的“守护者”,被拆迁村民的“信赖者”,却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成了国家利益的“蚕食者”甚至是“鲸吞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窝“地鼠”最终也没能逃脱党纪国法的严惩,包括区征地办干部9人在内的共计16人,11人被依法判刑,3人被开除党籍,1人被开除公职,1人被予以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拆迁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应该说,被拆迁群众为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牺牲,也得到了国家的补偿,而征地办工作人员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不可胜数,他们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承担着误解甚至辱骂,为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征地办“地鼠”窝案,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何征地拆迁越来越难?为何“钉子户”屡见报端?
回溯上世纪,新中国建国后建设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工程:人民大会堂仅用10个多月就完成了从设计图纸到建成使用的全过程;红旗渠历时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全长70.6公里。还有川藏线、青藏线以及全国各地开垦的梯田、修建的水库等等。这些奇迹的实现,源于集体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也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毛泽东也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那么,同样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样是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事业,为何今天的工程建设会出现这么多的“钉子户”呢?
除去霸王强拆、贱买贵卖不提,拆迁中的腐败问题,也是出现“钉子户”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案中,或是征地办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或是被征地居民“主动引诱”,双方均视国家征地补偿款为“唐僧肉”,不捞够绝不收手。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捞了,我捞不捞?一旦征地办工作人员有把柄在群众手中,所谓的公平拆迁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拆迁大战在全国各地已上演多时,请愿上访早已是明日黄花,没有更劲爆的戏码,老百姓往往不屑一顾,更难得见诸报端。如何才能避免这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针对征地拆迁,一是要阳光征地,明确征地用途,该让市场解决的就让市场解决,政府权力不宜介入过多;二是要阳光补偿,明确标准,不搞暗箱操作;三是要阳光监督,将征地拆迁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补偿情况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毕竟老百姓心中有杆称,东家长李家短都装在百姓心头,如果有“地鼠”内外勾结的情况,必定逃不过百姓的眼睛。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