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以教育扶贫托起寒门新希望

[ 作者:文清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30 录入:吴玲香 ]

教育部近日透露,全国195名教师入选第三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中央财政将为每一位入选者提供50万元特殊支持经费。据介绍,这195名教师涵盖各级各类学校,其中中等以下学校的综合实践、科技教育、聋哑教育等相关专业具有广泛代表性。从地域分布看,195名教师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效支持了西部及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3月27日 新华网)

当前,国家正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力保在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摘帽”的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关口下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离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要如期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是不争的事实。

扶贫不如扶智,扶智的关键扶持教育。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贫困除了区位闭塞、交通落后等客观因素外,与这些地区人们的教育落后有很大关系。因教育发展落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又势必导致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相对低下,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知识结构都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必然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当地长期甚至深度贫困。

这次,教育部通过实施“万人计划”,对基础教育教师和中西部地区教师进行重点扶持,从当前来看必将极大地鼓舞这些教师的工作干劲,助推他们快速成长;而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在弥补基础教育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促进教育扶贫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对于中职教育和特殊教育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政策。因为从学生结构上来看,中职和特殊教育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和贫困家庭,他们一般都处于社会底层,承载这家庭振兴的希望,也是脱贫攻坚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这些对象的受教育权利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那么必然会导致接下来的代际贫困,更会导致精准扶贫的成果反弹,带来新的贫困。要想遏制这一问题的发生,根本途径就是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国家“万人计划”传递出来的信号来看,国家对发展中职教育和中西部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过多、一线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以教育扶贫促精准扶贫纵深推进的必由之路。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相关战略的深入实施下,中职教育和中西部地区教育的鸿沟一定会早日被填平,全面小康社会必将指日可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会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平武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