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需要“工匠精神”的实锤实打

[ 作者:凯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2 录入:王惠敏 ]

副省长张曙光赴马鞍山市含山县、和县和郑蒲港新区专题调研产业扶贫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他强调,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凤凰网 3月11日)

近日,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红遍大江南北的“章丘铁锅”成为热搜神器,面对数十万口锅订单的赚钱机遇,传承人却选择关店,其背后是维护品牌纯真性的工匠精神。

当前,脱贫攻坚迎来开好局、起好步的春季攻势,任务越来越艰巨,更需要“章丘铁锅”般的工匠精神,历经“十二道”工序,过“十八遍火”,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才算完成。脱贫攻坚同样不能改变工艺,进行“数字脱贫”,实行“机械化”生产,降低脱贫标准甚至脱贫工程中“偷工减料”,而要一门心思做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实现全过程精准。

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上说的是精准施策的工作标准和科学态度,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实行逐户销号,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用好“六有”大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坚决克服厌战情绪,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具体更有成效。

离不开严谨较真的匠人和独具匠心的匠人精神,不功利、不浮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

(作者地址:平武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