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助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寄予了殷切期望。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脊梁骨”和“血脉通道”。
要想富先修路。5年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1%和96.5%以上,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接近80%……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出行便利的好处,更多的贫困地区受惠于“路路通”。
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指导,只注重了主体质量,忽略了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二是建设资金缺口大,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差的地方配套资金筹集难度大,导致建设资金短缺、不到位,为建设带来了阻力;三是质量监管不力,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影响了其寿命;四是缺乏懂技术的专业人才,造成修建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处理;五是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路基沉陷、路面不平,严重影响正常的道路运行。
为切实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人气、财气,把农村路建成暖心路、共赢路,凝聚党心人心路,需要我们: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切忌盲目草率上马,避免人才物力的浪费;二是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各方积极性,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争取做到建设一条,达标一条;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五是管养并重,建立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乡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
(作者单位:绵阳市游仙区农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