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做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直接关系到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地。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值得关注,他们的付出和艰辛值得关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各地基层干部、专家、群众,请他们讲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让更多人了解、理解这一群体。(光明日报 1月31日)
随着各项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面临着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自身普遍感觉工作杂、累,生活条件差,无政治前途,有的年轻人直接辞职另谋出路,有的干部放弃“理想”,做成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闲人”。留下的年轻干部不少人也是左顾右盼,去意彷徨。加之前段时间一些宣传媒体以偏概全,大肆渲染和歪曲乡镇干部的形象,严重丑化了乡镇干部的形象,深深刺痛了乡镇干部的心,笔者认为,乡镇干部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最后“执行者”和“贯彻者”,关系着老百姓最终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应多出“实招”留人,才能更好的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优质“操盘手”和执行者。
首先,应摒弃“提拔惯例”,选贤任能,让年轻干部觉得有“搞头”。乡镇是培养和锻炼干部的摇篮,对在工作中有能力,有想法,有真才实干,深受群众信赖的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任用,要进一步摒弃只从局机关干部提拔干部的“惯例”,摒弃唯年龄、唯资历、唯文凭的观点,坚持德才标准,以德优先,多让想干事创业的年轻干部挑大梁、出成果,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同时,将那些只做表面工作,谈天说地作风不扎实的人打入“冷宫”,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搭建优秀平台让年轻干部尽情“舞蹈”。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减员增效,“盘活”年轻干部。乡镇机关现阶段人员构成“新老不接”“老龄化严重”,同时,也存在“忙死的忙死”“闲死的一大片”的苦乐不均等问题,极大的打击了“有志”乡镇年轻干部创业的激情和信心。要进一步分清权责,理顺关系,定岗定人定责,健全“双选”机制,以德才论“英雄”;进一步健全优秀机关干部人才选拔录用制度,制定机关干部人才激励补助制度,提高优秀机关干部人才待遇,增强他们献身乡镇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要对年轻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多关心他们成长和疾苦,让他们觉得工作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温暖感、安全感和依赖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
最后,应加强舆论正面宣传,营造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农村工作事多面广,乡镇干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以“管中窥豹”“杯中窥人”的眼光一味的贬低和丑化乡镇干部的形象,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思想顾虑,让他们感觉自身工作群众不理解,组织不认可,因此,不能“一杆打翻一船人”,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公正而全面的宣传,多树正面典型,让乡镇年轻干部看到,工作再苦,待遇再差,吃了亏有“亏”待。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