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营造健康文化环境 基层组织责无旁贷

[ 作者:怡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19 录入:吴玲香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月17日 新华社)

营造积极健康社会文化环境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部分人感恩缺失、责任缺失、诚信缺失、情感缺失、礼仪缺失、理想和信仰缺失,一次次冲击着人们道德底线,挑战着公众良知。这些缺失与其不健康的文化心态有直接的关系。人民需要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基层党组织必须担负起营造积极健康社会文化环境的重任。

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新时代,立足新使命,基层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宣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引导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坚持党性原则,弘扬正能量。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群众满足需求同引导提高群众素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本质,宣传榜样模范要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树立“四个意识”,增强使命感。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不懈、深化拓展健康社会文化环境领域。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坚决遏制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聚焦整治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推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深入治理假媒体、假记者,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严格规范新闻出版传播秩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精神,抓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业绩。

(作者单位:绵阳市游仙区七一剑南路小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