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民夜校要按需授课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15 录入:王惠敏 ]

“讲柑橘种植技术应该讲得再细一点,不然不好懂;刚才那个扶贫政策讲得生动,我愿意听……”1月12日上午,在宜宾市首届农民夜校优质示范课大赛决赛现场,宜宾县安边镇大滩村村民狄光均一边听课一边和周围的人小声议论。当天,比赛现场除了7位专业评委外,还有30多位同狄光均一样来自农村的群众评委。(1月13日 四川日报)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贫困问题关乎人民生计,也关系国家发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任务十分艰巨,推进精准脱贫,加大帮扶力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选择。既要增加农民收入,又要提升文明程度,农民夜校作为全面培养新型农民的特殊学校,迅速在农村兴起,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夜校在培训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农民夜校要切实发挥技能培训中心的作用,必须要“按需授课”。

“农民夜校”要授需要的技能。农民夜校有没有吸引力,培训内容很重要。对贫困农户来说,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坚持需要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技术的原则,体现农民夜校技术培训的针对性。例如,有些地方村里的草莓种植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把优势果种做强做大。如此就会遇到一是流入市场的草莓在卖相上要好看,才能吸人眼球,增强购买力;二是带香型的草莓其特点就在于它有区别于一般草莓的香味,但大量使用化肥种植出来的草莓品质会大大下降,含香也会越来越差。因此,农民夜校就可以结合当地农业种植具体实际,为村民们准备一堂关于草莓种植技术培训课程。

“农民夜校”要授实用的知识。农民夜校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因此,开展农民夜校培训要根据农业农村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主题知识,切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实行“菜单式”教学,通过将基层群众所需所求编入培训“菜单”中,全方位供党员群众“点菜”,达到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目的,可以开设“农民夜校”教法律,“农民夜校”说治安,“农民夜校”谈道德,“农民夜校”讲创业等等,满足农民群众多种“胃口”。

“农民夜校”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要不断着力提升“农民夜校”的运行水平和教学实效,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只有把“农民夜校”办好办活,把扶志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贫困户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让“农民夜校”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