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虎:农民夜校燃起希望之光

[ 作者:李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5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四川省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到明年1月底,四川所有村要实现“农民夜校”全覆盖。贫困村夜校要对贫困群众开展针对性强的脱贫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普遍掌握1至2项实用技能。(11月13日,人民网四川频道)

“到明年1月底,四川所有村要实现‘农民夜校’全覆盖”,针对当前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这对于深处内陆的四川盆地的农民朋友来说,就是一件好事,既利用闲暇时光掌握了脱贫技术,又让闲暇时光得到充分利用,脱贫的希望之光因此更加闪亮。

“扶贫必扶智”,从农民朋友的角度来说,当前,处在贫困边缘的他们,应该说没有谁愿意一直身处贫困中。可是主客观的原因,导致他们出现缺技术、眼光不够长远和开阔等致贫弊端,要想脱贫就必须根除这些“病根”。“农民夜校”的开班,让懂政策、懂知识、懂技术的人为农民朋友传授实用的致富真经,不仅让知识转换成了生产力,更促进了他们转变观念,面对贫困时,不再等、靠、要,不再无助与无奈,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战胜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其自身脱贫潜力,增强“造血”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然而若仅在办公室里高谈如何地爱民、利民,实际工作中却脚不沾一点黄泥的人是很难获得民众认可的,更不要说爱戴了。“农民夜校”的开办,授课者经常走基层,拉家常、传发展之计,就可以更好地拉近彼此距离,融洽彼此关系;可以更好地知民意解民忧,为民谋发展;更可以更好更快地传达、解释好党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来检验理论,增强民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利民、爱民、惠民的铮铮誓言才有暖民心的适宜“温度”。

兴办“农民夜校”,拿出百倍的才智、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勇气、百倍的干劲、百倍的毅力,矢志不渝地为脱贫攻坚而献智献策。“农民夜校”上课不走过场,把老百姓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常思为民之策,逐渐形成经得起理论和实践检验的脱贫“高招”,激活民众脱贫奔小康的细胞,筑牢民众致富共享盛世之基。干工作,“衣带渐宽终不悔”;创大业,“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民众,“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新闻中心编辑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