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的攻坚人

[ 作者:湖南经视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0 录入:实习编辑 ]

原标题:新时代,振兴咱们的村(三)脱贫的攻坚人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振兴农村,就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就必须依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扶贫队伍

在衡阳县金溪镇登兴村

86年的凌健,就是这样一位带头人

他放弃了县医保中心坐办公室的干部待遇

主动回乡担任党总支书记

凌健立誓:家乡不脱贫,他就不离开

而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健坨”

这个80后的小伙

是如何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拔“穷根”的?

脱贫的攻坚人(图1)

登兴村,原名登山村

进出都要爬山

村里头是山,村外头也是山

这个距离衡阳县60公里的山村

曾经土产品都是自给自足

村民们根本没有外销的渠道

脱贫的攻坚人(图2)

凌健,登兴村的党总支书记

健坨,是乡亲们对他的昵称

一大早,这位年轻的书记就赶到村民贺代红家

手把手地教他用微信

脱贫的攻坚人(图3)

贺代红加入的这两个村级微信群

一共525人

全村77户贫困户共299人全在里面

还有100多位凌健找来的企业老板

他们都是村民们的“客户”

凌健把这段土鸡满山跑的视频发到群里

打上原生态、土特产的标签

两个小时

贺代红家的40只土鸡就销售一空了

脱贫的攻坚人(图4)

衡阳县金溪镇登兴村村民  贺代红

没想到这么方便

不用出门也能把鸡卖出去

有时候我们还没出栏的鸡

都已经被预定了

还会有专人进村来收购

最主要的是价格还不错

脱贫的攻坚人(图5)

凌健来这两年时间

不仅在微信群里拉来外面的老板

还联系上了微商平台

山里的土鸡通过真空包装

最远卖到了四川、广州等地

去年一年

光土鸡就卖了一万二千只

48户贫困户一共赚了十一万多元

如今土鸡土猪土板栗

早已成了大伙脱贫奔富的好产业

脱贫的攻坚人(图6)

一天奔忙下来

又有三户加入到微信群中

凌健还要梳理他们的资料

方便以后的农产品销售服务

脱贫的攻坚人(图7)

这间不到20平米、没有粉刷的房间

就是凌健和另外三位扶贫队员的家

四个人,挤在两张床上

一张老式桌子

三个破旧的箱子放在墙角

就是他们所有的家具了

脱贫的攻坚人(图8)

凌健,在这出生、成长

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县医保中心工作

2015年,当单位选拔扶贫干部时

他主动报名回乡

回到了无法割舍的大山的家


脱贫的攻坚人(图9)

衡阳县金溪镇登兴村 党总支书记 凌健

村里很多姑娘都嫁出去了

没有人愿意嫁进来

村里太穷了,有很多光棍

下乡扶贫当时家人非常反对

他们觉得我好不容易通过打拼走出了大山

为什么又要回去

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做出的决定

我要带着全村人一起摘掉贫困的帽子

因为今天的农村需要年轻人

脱贫的攻坚人(图10)

衡阳县金溪镇登兴村 村民 杨臣桂

别的年轻人都是往外走

只有凌健他是回到村里来

凌健自己还是吃了亏

但是百姓享了福

脱贫的攻坚人(图11)

凌健留在了村里

自己在县城的父母却成了“留守老人”

不到四岁的女儿也只得拜托父母照顾

每个月,凌健只能回家一趟看望女儿

一个月不见

女儿已经学会了很多新词汇


脱贫的攻坚人(图12)

凌健的爸爸  凌雅仲

你到村里去了

你是去做扶贫工作的

就应该去体贴和关心其他的老人

我们俩老在一起互相照顾

尽量让他在外工作放心

脱贫的攻坚人(图13)


脱贫的攻坚人(图14)

这位年轻的扶贫干部

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凌健带着扶贫队进村两年来

村里625户2439人

人年均收入达到8000元,提高了33%

凌健还立下了“军令状”

村里今年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明年内确保村里所有的贫困户

全部脱贫

脱贫的攻坚人(图15)

衡阳县金溪镇党委 副书记 镇长 蒋志成

     县委从县直机关选派了16支工作队

共59名队员

一心一意赴村开展扶贫工作

扶贫干部

带着政策、资金、项目、技术

来到基层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

使小康路上每一个老百姓都不掉队

脱贫的攻坚人(图16)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陆福兴

农村以前的发展

就只提供一些粮食,农产品

现在农村发展理念已经发生转变

把农村的功进行拓展

比如说农村把它的自然资源开放

搞旅游、宜居、康养

像这样自然而然魅力就能提升

不仅吸引农村本地的人口回归

而且可以吸引城市城镇的人口

到农村去投资

到农村去发展

脱贫的攻坚人(图17)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蒋俊毅

农村跟城市相比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

基础设施的水平相对比较薄弱

精英社会返乡

他们能够在农村里面稳得住

很大程度上也是决定于基础设施条件的提升

特别是信息技术

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更加需要加强

使社会精英能够在农村生活

感受到像城市一样的生活方式

更加贴近他们生活的需要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经视观察(微信公众号)2017-11-19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