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问题村官质问纪检干部暴露了啥

[ 作者:赵慕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4 录入:实习编辑 ]

  “我的事情怎么在网上被通报了,你们事先和我商量过吗?你知道这对我的名誉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吗,这让我以后怎么做人?如果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和你们没完。”近日,浙江省临海市河头镇纪委副书记汪军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叫梁光良,百步村党支部原书记。他因违规送礼、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被通报,气急败坏地责问汪军。(7月13日中国新闻网)

  一个“问题村官”,只因自己的违纪违规事实被当作典型案例通报出来了,就这样气急败坏的质问当地纪检干部。从通报之前未跟其本人商量,到影响其个人形象,仿佛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末了还要讨说法。如此种种真的是惊掉了人的下巴,但看似“奇葩”的质问其实暴露了不少问题。

  其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从通报的情况可以看到,在梁某眼中,用公款给帮助过村子的人送葡萄乃是人之常情,不算违背中央八项规定;因为“多劳多得”发点补助也是理所应当,没必要小题大做。这也是目前存在于基层的普遍问题,对上级的规定不清不楚,对自身的责任不明不白,导致在工作中,拿不清准头,摸不清方向,违规违纪不自知,还认为都是“小事”。

  其二,缺乏大局意识。只顾蝇头小利,不顾大局发展;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发展,这也是基层发展现状之一。很多地方的村干部年龄偏老化,文化程度较低,思想不够解放,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原地踏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村子发展裹足不前,间接也影响地域经济发展。

  其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以此次事件为例,梁某违纪违法的事例被通报,其关心的不是此次事件对村子发展和前景的影响,反而关心的是个人“面子”问题,在梁某看来,即便我犯了错,受了处理,也不能大肆宣扬,否则名誉受损,今后难以自处。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现状,即自身利益高于一切。

  一通看似“无理取闹”的电话暴露出的问题可不少,但这也确确实实是部分基层的现状。在笔者看来,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找准自身定位,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时刻密切联系群众,将“为民务实清廉”作为终身信仰,真正做到“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