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了解到,去年,全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引领下,农民增收继续保持整体向好态势。但与“十二五”期间年均9.6%的增长水平比,农民收入增速已开始放缓,种种迹象也表明,继续增收的难度还在加大。今年,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三农”工作面对的一道现实考题。
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了解到,去年,全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引领下,农民增收继续保持整体向好态势。但与“十二五”期间年均9.6%的增长水平比,农民收入增速已开始放缓,种种迹象也表明,继续增收的难度还在加大。今年,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三农”工作面对的一道现实考题。
经过调研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多数农产品价格下滑,无论大户小户均受影响。二是外出务工工资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大,工资增长减少,家庭收入增速随之降低。三是财产性收入增长不明显,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但此两项显现经济效益尚需时日。四是政策性补贴支持在调整,过去的普惠式直接补贴将逐步改变。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是今年需要破解的农民增收难题。答案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有其实实在在的内容,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以农产品价格为例,现在多数农产品价格不高,只有少数农产品供不应求,且价格比其他同类农产品高出不少。这些价格高的农产品,走的是一条质量效益双提升路子。目前,更多的农产品是“大路货”,同类低档次竞争,自然难以卖出好价格。因此,必须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力争实现以种植引领消费,实现从产品的质量、品质到舌尖安全,都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内心感受。
还有一点,即不能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片面理解为单纯调整种植品种,那就陷入了简单的结构调整。还是以农产品价格为例,一户农民如果只有几亩田地,总产量也就那么多,农产品价格即使再高,总收入还是增加不了多少。这就需要通过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实行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但若一户规模过大,不仅流转土地的难度加大,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若遇上自然灾害或其他风险,必然亏本,甚至可能出现付不出租金和帮其务工的农民工工资,与其相关的所有农户都会受其影响。
综上不难看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又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机制;既涉及改进提高生产力,又涉及改革完善生产关系;既要破解当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供需结构性矛盾,又要注重农业长远目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为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夯实农民增收这个基础。但如何改,还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黄冈日报 2017-04-05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