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传合:用乡土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 作者:王传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1 录入:王惠敏 ]

乡村环境的改善,使广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有力彰显,以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等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园区千姿百态、应运而生,催生了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一批风情小镇、特色村落、诗画田园吸引八方来客,真正让人“看得见美丽、记得住乡愁”。(1月9日新华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践证明,只有以乡土文化为抓手,结合村情村貌独辟蹊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多种形式的生态产业,才能用乡土文化留住乡愁。

用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要因地制宜。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各异,乡土文化亦不尽相同,各地民俗风情、古建遗存、传统技艺、古树名木千姿百态,原生态的乡愁符号比比皆是。因此,厚重乡土文化,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大有作为。坚持以乡土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既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新的通道,让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用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要培育乡风民风。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感受乡风乡韵,留住浓浓的乡愁,就必须厚重乡土文化。要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民风民俗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通过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用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要要成风化人。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是保护和培育乡土文化的发展根源和基因,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厚重乡土文化的意识。要通过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发挥农民群众在保护和创造乡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同时,将弘扬乡土文化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为一体,让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乡土文化的深厚内涵,有效地利用乡村各种文化资源,大力创新乡村文化建设载体,在传承和创新中促进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鲁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