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南端的大兴安岭东麓,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6926.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130个行政村,3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6万人,由蒙古、汉、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20个民族构成。
我市共有重点优抚对象585 人,其中老复员军人84人,残疾军人83人,三属12人,带病退伍军人25人,参战涉核人员4人, 60周岁农村籍退伍老兵365人,现役军人237人,未享受优抚待遇退伍军人1547人。
为全面提升优抚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和市民政局对优抚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我市以完善各类人员档案和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紧紧以优抚数据信息系统为依托,立足村级便民服务建设,以实现优抚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为目标,不断促进优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了以民政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优抚办和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优抚对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扎兰屯市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领导小组》,以民政局纪检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务办和各业务办人员为成员的《民政资金核查工作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
二、优抚保障体系精细化管理
1、完善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各类优抚补助标准,足额及时发放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定补,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2016年扎兰屯市的参加解放战争的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为1450元/月,建国后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为1350元/月,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提高到1900元/月。带病回乡退伍军人900/月;两参人员800元/月;老烈子女600元/月。2016年截至目前共发放优抚事业费243万元。
2、实现优抚医疗与城乡医保制度的衔接,医疗救助与医保报销同步结算。我市在5所公立医院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报销“一站式”服务窗口,重点优抚对象新农合、社保报销、大病救助、优抚医疗补助可同时在本窗口完成。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已实现100%全覆盖。优抚对象常年门诊医疗的人员较多,为解决他们享受较充足的医疗保障,扎兰屯市民政局优抚办于2011年将老复员军人的医疗补助由呼伦贝尔市的500元标准提高到2000元/年。在2015年又在原标准上提高到3000元/人,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打入优抚对象本人卡内,使得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得到充分解决。近三年优抚对象门诊补助达57.5万元。
3、积极实施“关爱行动”。优抚办根据入户数据登记情况,进一步了解到每一名优抚对象家庭的实际需求。对存在“医疗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工作相结合,协调再给予一部分救助。在解决“住房难”的重点优抚对象与住建局沟通,通过住建部门的危草房改造工程,由个人出资一部分,住建补助一部分,民政优抚帮扶一部分的方式,从2011年至2015年将重点优抚住房问题共解决56户建房,共发放建房补助102万元。近三年优抚办共发放“解三难”资金62.5万元。
4、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工作及时准确。经过扎兰屯市民政局和乡镇民政、财政、人武等部门认真核对,确定2016年享受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73人,根据义务兵优待金标准为每户每年拨付19755元,今年共拨付义务兵优待金542.8万元。
三、优抚服务精细化管理
1、政策宣传精细化。扎兰屯市民政局于2015年开始,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和优抚办公室电话号码印成便民卡,《新增60周岁农村籍退伍老兵待遇》申请程序印刷成宣传单全部发放到130个行政村、37个社区、6个农村服务中心,让优抚对象及时了解自己的生活补助标准及申请流程。让群众了解到60周岁农村籍退伍老兵的申报可在村里进行,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管理台帐精细化。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到每一个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进行走访,实地了解重点优抚对象个人简历、家庭人口、奖惩情况、住房情况、医疗情况、待遇落实情况等,并填写基本情况信息表,按优抚对象类别,在市优抚办、乡镇民政办、村分别建立管理台账,并根据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优抚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对优抚对象进行新增和减员,加快优抚对象二代身份证信息采集认证和影像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优抚对象的数据真实、准确。2016年,已经对417名优抚对象采集了身份认证信息,共核查自然减员19人,其中老复员军人5人,三属1人, 60周岁农村籍退伍老兵13人。核查率达到71.2%。
3、荣誉标志精细化。2016年为全市重点优抚对象373人统一张挂“光荣之家”门牌,小小门牌,见证荣誉,是优抚对象身份的标志,是党和政府给予的崇高荣誉。
4、个性服务精细化。
为优抚对象提供需求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通过走访进一步了解优抚对象所想、所求,针对行走不便的老战士、烈属送去轮椅,对卧床的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送去气垫床等开展个性化医疗需求服务。对生活上存在苦难的优抚对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各村、社区还开展了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咨询、法律咨询、便民理发、免费查体等服务项目,为优抚对象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5、精神服务精细化。
扎兰屯市民政局在注重优抚对象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优抚对象的精神抚慰,于2015年1月开始,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到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疗养院进行为期10天的短期疗养活动。目前已经开展八期疗养活动,共计120余人。通过开展重点优抚对象进行短期疗养活动,提升了优抚对象的幸福感、自豪感,参加疗养的重点优抚对象纷纷表示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变为弘扬正能量的加速器,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发挥余热。
6、节日慰问精细化。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扎兰屯市民政局向参加抗日老军人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每人5000元,为参加抗日老军人每人送去慰问金1000元,并向参加抗日老军人发放纪念章。同时为参加抗日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每人每月提高100元生活补助,从2016年1月开始。为扎兰屯市520名重点优抚对象每人采购了一套运动服,并印上了抗战70周年胜利图标。
优抚办始终坚持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烈士公祭日等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活动,三年来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近30万元,得到了重点优抚对象的好评。
四、优抚事业单位服务精细化
扎兰屯市目前有两座烈士纪念碑和一处零散烈士墓21座,民政局每年都将对纪念设施的建设进行保护和维修。在法定烈士纪念日举行高规格公祭烈士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民政局还对符合要求的18名优抚对象送到呼伦贝尔市光荣院和扎兰屯市福利院的光荣间,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老兵的关怀。
五、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精细化
一是档案的接收管理精细化。
优抚安置办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档案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扎实做好退役士兵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退役士兵档案管理移交有序、严格审查、分类明确、保存完整、查阅方便。1、建章立制。制定了退役士兵档案接收、归档、审查、保管制度。2、规范登记。按照政策规定,严格落实退役士兵档案接转登记制度。3、严格审核。4、集中移交。
二是资金审核精细化。
及时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金。近三年退役士兵500人,发放补助金500万。
三是退役士兵培训精细化。
积极动员和鼓励广大城乡退役士兵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近三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41人,为退役士兵举办短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分别为电脑平面设计、办公自动化及驾校培训。三年来共参加培训179人,发放技能培训补助资金68.7万元。
四是就业安置精细化。
根据《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对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排就业。将历史遗留的三期士官和目前符合安置的人员全部安置,共安置人员20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扎兰屯市的优抚安置工作精细化管理刚刚起步,各项精细化管理工作处于摸索阶段,当前工作与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民政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时刻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广大优抚对象服好务,着力提升扎兰屯市优抚安置工作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地址:扎兰屯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