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刘春霞:党内称呼变异纯属权力越轨

[ 作者:刘春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7 录入:实习编辑 ]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要求我们采取有效举措解决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11月3日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要在全国党政机关解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如今,部分党政机关习惯把领导称为“老板”、“老大”,把下属称为“哥们”、“兄弟”等行为,也是“四风”问题在称呼上的表现。

众所周知,在公司中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常被称为老板,在江湖中或许就是给自己能够带来好处的人被自己称为“老板”,而在党政机关中被称为老板之人,其大多数都是掌握经济、人事等重要权力的“一把手”。可见,老板一词用在党员干部之间,或许简单的称呼却有显示权力之疑。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的出台,让带有江湖义气的老大、老板等称呼“下课了”,进一步维护了党内民主,坚决纠正了“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

当然,我们也要反思,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下属喊“老大”、“老板”流行,原因不在下属,而在有人愿意听,并且以“老大”自居,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这样必然导致听不进不同意见,更听不得批评声音。严重者把党内常委会、党委会变成通气会,主要领导把自己的打算想法通报一下,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从而导致下属唯主要领导马首是瞻,因而称呼“老大”、“老板”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不准使用这些庸俗称呼是治标不治本,即使不让喊“老大”,“老大”依然在。

显然,刹住官场称呼“庸俗化”,关键还要取决于“领导”。如果一些被称呼为“老大”的领导,内心厌恶、唾弃这类不良风气,下属岂敢如此随便?如果一些领导的思维和习惯不率先纠正过来,下属敢不敢“改换称呼”?在此方面,中央领导们作出了表率。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因其亲切、亲和的形象,被人们尊称为“习大大”。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在形象上、称谓上坚持原则,从而加强和改进作风、更加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笔者认为,别让“江湖称呼”乱了官场规矩。“老大”、“老板”、“哥们”、“兄弟”等带有江湖味道的用词,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与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极不相称。我们的领导干部当做廉洁自律的模范,主动撇弃“老大”思维,远离“老大”作风,那么“老大”等称谓自然会销声匿迹,互称同志之风就会兴起。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