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初丽霞等:供需对接视角下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优化探讨

[ 作者:初丽霞 赵宇虹 李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6-26 录入:王惠敏 ]

摘要:本文从农户到消费者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当下国内流通渠道所存在的缺陷, 详细说明了现在国内农产品销售的各种渠道, 同时研究了多年来市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变化, 进而从产品生产到消费等多个方面探究了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从现有的流通渠道基础之上, 提出了最新的关于农产品供需对接的优化方案以期能够实现以农户为基础的全新供需模式, 解决生产、运输、产品质量等多种问题, 可以加快国内农产品经济的快速转型。

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种类及现状分析

(一)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渠道方式

这种产品流通渠道即农户通过与当地的合作社联系, 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还有农业超市之间的转移, 从合作社购销开始, 到最后来到消费者手中  , 这样的产品流通方式是现在国内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的优点就是将大的市场与小的农产品个体联系起来。

批发市场是国内具有很强集散作用的农产品渠道, 主要是因为批发市场在现阶段的各大渠道之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它可以满足来自不同用户对于农产品的要求, 不过它的最大特点也是自己的缺点,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一是来自较为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户与比较大的销售市场之间存在着一种供需矛盾, 这是两者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是这种模式不是以农户为主体, 在交易的过程之中, 可能会因为价格定位问题导致农户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三是交易过程由于产品链太长, 会出现信息交流不及时, 产品利益也会出现更多的中间商分享, 进而导致流通环节变得更加复杂。四是农产品的安全, 因为对于产品流通追溯机制建立的不完善, 所以产品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保证, 很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五是因为大多数还是采用的现货交易, 导致这种流通方式变得十分落后。

(二) 以超市为主体的农超合作对接流通渠道方式

在1995年之后, 国内的超市行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同时, 这个阶段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良机, 自然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21世纪10年代, 出现了以超市为终端、与合作社直接对接的模式, 在这种新型的农超对接模式之中, 由于超市可以直接从农户合作社手中采集产品, 减少了很多的环节, 避免更多中介的进入, 自然可以减少很多的成本, 还可以增加流通的效率与双方的经济收益。

现在, 国内的超市已经遍布大部分地区, 每天的商品交易量很大, 每一家超市也都有着自己独特销售方式, 这对于农产品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现在国内主要存在三种农超合作的对接渠道:第一类是农户、合作社、超市三者之间的联合, 即合作社作为中介, 将农户与超市直接对接, 以超市为主体, 可以降低不少的成本, 不过却需要运输公司来帮助完成交易, 该方式被家乐福采用。第二类就是农户、中介、超市联合。农户也是链接超市, 中介提供货物的配送, 不过中介公司会对产品的质量提出要求, 超市在中介这一方面也会花费更多的资金, 沃尔玛就是采用该方式。第三类就是农户、基地、超市联合。这是生产基地帮助农户与超市实现对接, 这种方式比较传统, 不过拥有其独特的优点, 被麦德龙采用。

站在农户的角度来看, 他们通过与各个类型的中介与超市直接对接, 可以掌握自己需要的生产量, 规避很多的风险, 也会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较稳定。站在超市的角度看, 由于省去了批发市场环节, 不仅可以增加自己产品的质量, 还可以减少自己不少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 自己可以花同样的价钱购买质量更好, 更加实惠的产品, 而且自己权益也会受到更好的保护。

本文所介绍的这种农超对接的方式虽然有很多的优点, 而且对于国内农产品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不过还是存在着自己的问题。一方面是生产问题, 因为超市直接对接的农户, 农户都是小型生产户, 生产的农产品数量不能够满足超市巨大的需求。在这个交易之中, 农户的地位就会逐渐的下降。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信息平台链接超市与生产户, 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很大的制约, 中间信息双方不能及时沟通, 产品回溯也不可能实现, 进而导致产品安全没有保证。对于消费者来说, 因为产品需要经过物流的处理才能来到自己的手中, 就会没有对于产品的直接体验环节, 而且产品的价格也会因此增加。

(三) 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流通渠道方式

自从2011年开始, 互联网开始进入人民的生活之中, 各大电商的发展, 让日常生活与信息技术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市场之中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平台,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个方面, 这些新兴的电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综合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现在国内有多家已经发展了比较完善的综合电商平台, 以阿里为首的电商已经占据了电子商务市场的80%。这些强大的平台有着很多的客户量, 自然产生很强的影响。

垂直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种类型的平台在国内发展得比较好, 比如说中粮我买网, 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稳定的消费者。这种平台销售的商品比较少, 都是一种类型的。平台也会有自己的物流, 产品的质量会有很好的保证。虽然它们售卖的商品较少, 不过它们因为有自己的农场、自己的配送体系, 可以避免产品运输的损耗, 成本也会下降不少。另外, 虽然他们没有综合电商的问题, 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弱点, 尤其是知名度方面。

物流切入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这样的平台是从物流开始, 然后逐步走向电商之路。如顺丰优选, 这个平台就是在顺丰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前期积累的客流量, 再加上本身极大的优势, 对客户会形成比较不错的吸引力。另外, 顺丰拥有很好的物流系统, 在对农作物的保鲜以及产品质量的保障上有独特的优势。

O2O生鲜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种电商平台形成是因为大型超市想要进行网上销售, 如沃尔玛、永辉等, 沃尔玛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线上营销平台, 客户可以在家中购买他们的商品。永辉是一种新的类型, 它是与大的电商进行协商, 然后在客户购买后, 通过该公司进行运输。

基于“供需对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

(一) 流通渠道的主要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是使用信息平台, 找到各地特色的农产品销售的突破口, 来建立新的产品渠道, 优化当今流通渠道的缺陷。主要思想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将农户作为主体, 选出产品经理来向下直接供给。二是平台将订单作为主要依据, 对于客户产生的需要通过实体店来满足。另外, 这个销售方式会将互联网加入其中, 各级将相应的信息上传, 然后可以进行共享, 这样就可以让一个区域内的农产品实现产品回溯, 上下两级的对接也会更好, 还可以增加客户的直接体验, 如图3所示。

本次构建的信息平台具有5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一、信息收集, 信息系统会将整个流通过程之中的信息收集起来, 上传到平台实现共享, 其中主要包括:产品、物流、生产商等多种信息。第二、信息处理, 系统会根据产品出售的数据, 来进行合理的分配, 依据各地产品的库存以及各个地区对于产品的需求, 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 来帮助各地农民实现利益最大化。另外, 系统还可以通过计算优化物流, 减少相应的运输费用, 实现更高效的传输。第三、信息共享, 由于平台本身数据设计的结构化, 可以满足多方的标准, 于是信息共享就成为了这个平台很大的一个优势。另外,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 平台还有着相关的权限限制。第四、信息应用, 平台能够使用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之中的数据, 不仅可以实现对于产品的回溯, 还可以控制产品供给过多以及配送的损失。优化之后的系统,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处理好产生的数据, 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的简单以及实用。第五、信息传递, 这一点一直都是现阶段流通渠道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次信息系统可以将农产品整个过程展现给消费者, 客户通过网上上传的生产信息, 可以更好的了解产品的质量, 也在数据共享的情况之下可以了解到他人对于商品的看法。这样不仅让客户更加的放心, 也增加了商品的价值。

产品经理作为生产地区的管理者, 信息收集只是他的任务之一, 合作方将其派去, 还需要他配合完成生产地的监督, 通过信息平台, 安排好产品的配送等问题, 实现产品的供求。生产商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得到客户直接的反馈, 进而调整自己的产品来更好的满足客户, 不仅销售点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 农户也会有很好的销量。另外, 系统会合理的安排产品配送, 在各个地区都会有物流站, 然后实行就近配送, 这样会减少很多的物流消耗。平台流程标准化, 不管是合作方, 还是联盟都有着自己的作用。信息共享是通过将农户信息链接到系统, 或者是所在地的产品经理将农户信息上传上去, 同时农户也可以通过消费者的体验反馈来进行新的生产种植。合作方需要确定系统的信息分类, 然后传送到各个部门, 相关部门根据供需关系来确定物流问题, 最后达到优化系统结构的目的, 实现物流高效性运输。另外, 客户的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各个地区的网点来实现, 他们需要将消费者产生的信息上传到系统, 如果是消费者主动提供信息, 他们也需要将信息分类, 这样可以更好的确定如何进行产品配送。综上所述, 这种流通方式可以将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之中信息及时共享, 进而实现科学的分配, 优化物流结构, 减少相关成本的投入。另外该方式还可以实现从客户到采购各方的资金流动, 新的渠道交易成本也会因此下降。

订单链接了客户与农户, 在这个供求系统之中, 农户可以通过平台接到客户下的订单, 客户填写好相关的数据, 农户开始进行生产, 在让自己产品满足客户并保证质量的同时, 农户还有了讨价的权利。将各地的特色产品推销出去则是各个产品经理的任务, 他们还需要保证农户生产的时候按照标准来, 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到标准, 另外要是农户技术不好, 他们也需要负责讲授。客户想要了解以及购买这些产品, 可以去相关的体验店, 合作联盟主要负责这些业务。

在这个流通过程之中, 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公平的, 从开始生产到消费者拿到自己商品, 整个过程都是记录在信息系统之中, 系统会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合理的进行, 最后可以实现产品的最大化, 让合作者共赢。公平是这个系统很大的一个特点, 不管是开始, 还是结束, 它给予了参与者自己的权利, 很好地弥补了现阶段产品流通上的缺点。另外信息共享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参与者可以看到它透明的流程数据。信息系统的引入改变了农村传统销售模式, 带来了新的物流方式, 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配送, 降低成本, 农作物可以在多销售的同时, 还可以引起连锁反应, 其他产业也会随着崛起。

(二) 流通渠道的机制保障

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在这个流程之中, 农户始终要作为主体, 尤其是在利益方面。在合作联盟方面, 也需要将农户放在第一位, 然后结合当地的经济补助来制定策略, 采用合理的战略进行投资, 最后更要控制好利益的收入。最后, 要进行回收产品的时候, 合作方需要与农户按照最初的协议进行采购, 当然也要参考市场需求来确定价格。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监督的权利不仅只是产品经理的权限, 农户应该也享有这份权利, 他们应有随时监测联盟的管理以及解除合作的权限。

建立物流合作协调机制。寻找比较强大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可以保证后期产品的运输不会出现问题, 想要在运输过程之中出现安全以及损耗问题比较少, 这依赖于系统建立合理的物流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销售机制。网点的建立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产品情况来安排, 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确定产品的价格以及售卖的方式。

建立有效且安全的信息管理机制。这一点的任务是联盟需要完成的, 有了良好的管理体制以后, 流通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会更有秩序, 信息也被各方更好地使用。

(三) 流通渠道的实现路径

交易方式创新。新的流通途径形成主要是通过大胆的创新, 将农户放到第一位, 改变已有的销售格局。以当下流通渠道为基础进行创新, 新的交易市场将会很好的保证农户的权利, 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 有了健全的信息系统以后, 标准化的市场可以解决信息堵塞问题, 有助于促进形成更合理的市场, 自然交易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新型的交易市场可以以批发市场为基础, 农户通过网站将自己相关的产品信息发布出去, 即使是在城镇之间,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了解到完整的产品信息, 以及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产品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另外, 产品也需要匹配自己的编号, 方便客户根据编号来搜索到产品信息。

供需模式创新。新模式之下的产品供求是由农户直接提供的, 这样就可以达到农户与客户之间的直接对接, 减少中间环节的同时, 也形成了以农户为中心的产品增值链。该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高效的供需, 减少一定的成本, 通过实现初始两端完美的对接, 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建立完整的物流以后, 不仅可以让农作物更好的增值, 也可以改变当今产品的流通渠道。

物流配送模式创新。在物流方面, 配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两方的权益。新模式的创新要求建立全新的配送方式, 以生产为主, 向周围进行配送, 优先选择就近地区, 这样可以省去库存的麻烦。另外, 用户下单以后, 全新的配送模式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 近距离运输更是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平台不仅要在配送过程上下工夫, 还应该改革配送中心, 加入更多实用的功能, 如加工、保鲜以及包装等, 这样可以保障产品源头追溯, 还可以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

组织模式创新。新的模式之下, 农户不再只是生产者, 他们会在整个销售的过程之中起到更多经营者的作用。通过组织起来一个地区相似的农作物, 能够将个体农户组合成完整的整体, 这样可以增加更多收入。经过组织之后, 一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联合体以后, 整个区域的产品竞争力将会增加。依照这个组织模式, 国内农业的技术会不断的创新, 产品也会形成更加有序的链条, 进而引起更多的地方特色出现, 带动国内农业向前进步。

产品品牌创新。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农户分析相关数据, 指导农户预算以后的供需量, 然后合理的安排下季度的种植, 这样可以自由的调整产品安排。经过调整以后, 产品就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特点, 进而为农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优势产品, 也可以增强农户自主创新能力, 这就是现在农业所具备的以农户为核心体制的优点。

结论与建议

现阶段需要建立好与农户利益捆绑的生产机制, 做到一起承受风险、一起享受回报, 同时也需要调低申请产权的门槛, 改变以前的结构, 突破旧模式的限制, 让农户可以更好的加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每一步。在新的模式之中, 企业与农户通过合作社进行对接, 企业主要进行资金支持, 合作社通过分发土地给农民来联系两端, 最终达到两者的共赢局面, 形成一个完整的合作联盟整体。联盟的主要作用是不断的开发新的农产品, 研究新的技术, 同时要与农户密切合作, 教授他们的经验以及技术, 最终培养出质量优越的新型产品。同时联盟需要提供给农户新型种子, 农户采用自购的形式进行获取, 然后在与合作社签订的土地上进行种植, 联盟需要制定统一的种植标准, 农户依照标准进行种植, 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品生产模式, 这个模式特点是将农户与联盟绑定, 两者会共同进退, 共享收获成果和面对可能出现的损失。

产品销售的时候, 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定相关的策略, 增加产品的销售量。销售模式可以与当今的微商进行对比, 销售产品的时候需要看准用户要求, 打造高品质的产品, 取得最大的销售量。也可以参考淘宝商的营销策略, 他们主要是依据不同客户的消费水平, 通过调整价格进行销售, 对于不同的消费人群, 他们会给出相应价格的产品, 从而获取更多的销量。

进入市场之前, 制定好合理的战略, 探索市场的需求, 然后联盟实体依照需求在市场投入相关的农产品, 进而得到较大的销售量。另外, 品牌需要进行大力的推销, 让更多的用户知道并了解, 尤其是要利用好其特色 (农产品与互联网合作的新型模式) 来吸引更多的人, 增加自己的推广度之后, 产品的效益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联盟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以及品牌力, 这样才会让这个新的模式更加的适应市场, 并且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当下主流的电商供需的渠道有一定的缺陷, 主要有以下两点流通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产品的物流还有很多的地区没有覆盖, 或者是说覆盖的不够全面。第二、由于冷链运输中心是电商自己出资建立, 导致相关的成本会增加不少。所以, 解决冷链问题是需要根据各地区情况出发, 合理利用好地区资源, 与当地已有的物流进行合作, 增加自身覆盖的同时, 还可以进行共享物流, 彻底的地改善当下的物流问题。

近距离配送是新模式下的物流必备原则, 主要是为了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物流体制, 解决库存问题, 降低成本。这种新的供需模式出现主要是因为需求大于生产数量, 农产品市场需求较高, 新型模式会选择先进行近距离的安排。联盟需要在生产基地附近的市场建立相关的销售网点, 优先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 达到就近配送的目的。另外还有一种短距离物流传送, 它是按照当地人的风俗习惯需求来进行配送的, 主要是情感近距离配送。

根据消费者产生的订单来进行合理的配送, 用户支付以后可以参与到整个配送过程之中, 这样可以将库存压力降低到最小, 除了一些商超可以存自己货物以外, 其他产品基本都是直接来自农户这里, 减少流通过程中物流的使用, 不仅会增加效率, 还会降低成本。

利用当下高端的互联网技术, 不断的完善新型的信息平台, 将生产以及运输过程的数据上传到平台之上, 将对云技术的使用渗透到流通的每一步, 最终通过平台实现信息的分享, 让每一个合作者都可以了解到整个流程, 优化之后的模式也会变得更加透明, 让各个要素变得更加的紧密, 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新模式的供需对接是将质量上等的农产品作为推销点, 农户通过消费者给予的订单, 经过信息平台来进行供给, 自身也需要注意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的调整生产, 完成消费者所下的订单, 进过磨合之后形成一个以市场为主体, 稳定的流通渠道。另外, 在农户满足市场的同时, 自己本身提供出的高质量产品也会扩大, 形成更大的生产基地, 进而引起其他产业的崛起,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本次提出的最新供需对接模型, 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整改, 可以解决原有流通模式中的弱点以及不足之处, 对于国内农产品供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帮助相关经济的发展。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编号:16DJJJ19);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09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