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探索传统文化村落现代化

[ 作者:李清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4-10 录入:易永喆 ]

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文化遗存。近年来,许多地方将传统文化村落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经济增长点,但这些“传统文化村落”,难以承载现代人的精神乡愁,村落研究也成为世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选题。

去年,参加地方政协组织的“精准扶贫”调研活动的委员们欣喜地发现:在陕西关中农村,那些生活困难、劳动能力弱,或者因病致贫的家庭,大多数都受到亲属自发自觉自愿的扶助,其生存状况明显优于鳏寡孤独。亲人族人间相互扶持的优良传统在陕西周原与渭北地区传承较好。


周原是周朝礼乐文化的发祥地,西起汧河,东濒漆水河,北倚岐山,南至渭河,包括今天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大部分区域和宝鸡、眉县、乾县、永寿的小部分区域。周礼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准则,也是百姓的日常行为规范,更是历代文人完善道德人格的教育方式。《周礼·地官·族师》中就有乡村自治的内容;北宋张载曾撰写《井田议》,按照《周礼》的模式,带领学生在今周原眉县横渠镇崖下村验证井田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民间法规,直接影响了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周礼村落是周礼文化的“活化石”。

罗新远教授带领的调研团队选取陕西省岐山县周礼北村(北郭村)和周礼南村(堰河村)为调研样本,它们是周原地区形态保存完整的周礼文化传统村落。调研团队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考察了周礼村落周“礼仪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20年来周礼村落以周文化遗存为依托的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市场经济对周礼村落的深刻影响及周礼文化与现代文明、农耕文明与市场经济等的矛盾与冲突。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传统文化村落的现代转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周礼村落》提供了传统文化村落及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的路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17日   第 07 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