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发现目前通过公车改革,改变一人享受公车,三亲六戚、七大姑八大姨受益的现象,降低了“三公”经费,杜绝车轮腐败根源。但是,目前县级公车改革还存在着绪多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车改问题及对策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公车改革在全国普遍开展了,通过公车改革,改变一人享用公车,三亲六戚、七大姑八大姨受益的现象,降低了“三公”经费,杜绝了车轮腐败行为的发生,深受广大人发群众的赞誉。但是,目前县级公车改革,属刚涉及一门新鲜事物,缺少经验,以致于存在绪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公车改革的现状
(一)用车手续繁琐,办事效率降低
公车改革不彻底,按比留在车辆服务中心集中管理的车辆,各单位因公务用车需要打报告,找分管领导批准,再到车辆服务中心安排派出车辆,然后取车加油等过程,前前后后顺利也要2-3个小时,延误了工作时间,影响到办事效率,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更不可想象了。
(二)管理松散,车辆故障再出
由车辆服务中心代管的车辆,由于缺少专人管理,各单位临时租用,临时派司勤人员,临时出现车,只要车辆当时开得动就开,带病出车,或者用车后,车辆出现故障也无需报告,用完车后,不顾车辆毛病百出,把车辆钥匙交给服务中心就了事,后续使用安全无保障。
(三)车辆处置不及时,造成人为损失
各单位统一封存待候处置的车辆,目前尙有80%以上未得到及时处置,使之长期处于露天下,遭受日晒雨淋,致使车辆油漆变 质老化、电瓶损坏等现象,使国有资产受到一定的损失。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容易再次产生新的垢病。
目前由于赋予车辆服务中心的权力过于集中,从车辆集中管理,到油卡,到车辆的维修等庞大系列,尤其车辆维修,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缺少车辆维修招标制度,由车辆管理中心随意指定维修厂家等,加上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力度不够等,容易再次产生新的垢病。
(五)私车公用,安全系数无保障。首先私车公用无营运证,没有法律保障;其次大多数私家车驾驶员,因不属专业人员,驾驶技术资质跟不上,遇到应急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较低,致使交通安全无法保障,甚至发生交通事故。
二、公车改革的对策
(一)全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建立出租公司,走自负盈亏之路。
除中央指定配备有关部门执法执勤用车之外,其余对确认取消的公车全部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建立出租公司,走自负盈亏之路。同时取消公务用车服务管理机构,通过这一运作,不但全面杜绝腐败根源,还解决了用车随叫随到的便捷服务,专职司勤,运营合法,安全保障等问题。同时,建立出租车公司后,还可安排一些下岗职工和具有司勤资质的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增加创业渠道、提供了收入来源。
(二)加强对非营运车辆的管理,确保交通安全。对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办理营运手续的车辆的管理, 无营运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车辆(含私家车),严禁上路载客,如有发生依法依规处置,绝不能姑息迁就。
(三) 订公务用车租赁制度,严格公务交通费报销管理。
各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因离开规划范围执行公务需要租车的,原则上不能一人一车,要实行组合租车或同线同车,而且要严格审批手续,杜绝非正常支出。
(四)实行科学的财政预算体制机制,保证公务交通的正常运转。
县乡财政部门,要深入部门单位开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来制订次年的部门公务交通经费。并使其常态化,从而,克服面子预算或者人情预算,使预算科学化。
作者单位:广西凤山县老科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