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東周:让金融机构成为不断线的风筝

[ 作者:東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7 录入:实习编辑 ]

人民网十堰5月24日电(记者杨芳)无论从哪个指标衡量,李克强总理眼前的这家银行都普通极了:论地理位置,它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远非金融大都市的繁华地段;论历史渊源,它成立仅仅3年多;而论规模大小,它只有41名员工,直接服务16个村组。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平衡发展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而发展普惠金融,首要一点就是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使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从非政府组织、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农信社等扩展到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服务内容从资金支持扩展到非金融服务,形成完善的服务网络和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普惠金融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还应当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包括进一步扩大对“三农”、小企业、民生、就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推动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发挥好民间融资在扩大小企业融资来源中的作用。

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离不开金融创新。因此,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基础型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发展普惠金融,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现状设定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设计可行的指标体系,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还必须广泛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土实践探索,这样才能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特定产业,如为促进农村土地开发提供低息贷款而成立政府出资的土地银行;

地址:绵阳市北川羌自治县都坝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