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霓艳: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事关扶贫成功与否

[ 作者:霓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229 更新时间:2016-04-25 录入:7 ]

贵州省铜仁市位于武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山连绵,沟壑纵横,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11年底至2012年初,国务院先后下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投入大量资金,将铜仁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决战区。(《人民网》4月21日)

扶贫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一项良心工程。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务必牢记使命,以扶贫对象脱贫为己任,铭记“挪用扶贫款是犯罪”的红线,端正作风,坚决反对奢靡之风,更不得截留挪用扶贫款,让“扶贫”二字蒙羞。然而,近期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扶贫成干部“发家致富”机遇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铜仁市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看成是“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肆意套取、侵吞扶贫资金,影响恶劣。看到这样的新闻,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笔者认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只有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落实到人、落实到户。而能否将精准二字落到实处,需要科学数据作为决策参考。在这个问题上,扶贫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工作作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扶贫工作是一块硬骨头,啃下它需要坚忍的毅力和韧劲。需要我们党员干部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用真心、真情、实干来让广大贫困群众真正富裕起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接触最多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百姓。人民群众是我们政党的力量之源,我们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