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肖潇:为破解三农融资难国家做出了什么举动

[ 作者:肖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7 录入:王惠敏 ]

“三农”问题,实质是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累积的问题。目前党和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大量惠农方针政策。而其中“多予”必须首先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国家要通过实施区别的税收政策、制定支农专项信贷计划等政策措施,引导商业银行下乡,不断创新涉农信贷业务,扩大支农信贷规模。二是要加快农业政策银行的改革,尽快实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其支农功能。三是要放开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四是要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和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并促使其发展。五是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尽快制定并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和农村合作银行法等相关法律。

(二)调整和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一是要建立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业务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农村金融实行区别的货币政策,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资金来源。二是要对农村金融机构和各种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给予税收优惠。三是提高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提高其依靠自身经营全覆盖风险的能力。

(三)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机制、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创新。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其经营机制、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农村金融经营机制。二是要建立农村和农民的信用评价信息体系(评级、授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三是要建立大型商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村信用社、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连通机制,拓宽农村金融批发、零售渠道。四是建立“三农”信贷风险准备和补偿机制(可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出资)。五是创新“三农”融资担保方式。六是开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扩大农村金融网点覆盖面。

(四)构建农村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一是要通过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集约农业,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农业分工,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新途径,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是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消化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险建设,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

(五)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引导和吸引更多信贷资金向“三农”流动。同时要增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增加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注资,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也会将越来越多的信贷资源引向“三农”,大量社会资金也会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尽快破解“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业行业观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