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筱筱:不能让“提钱退休”搅乱官场

[ 作者:王筱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07 录入:吴玲香 ]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散吏。(45日新华社)

开通早退渠道待遇换位子就成了部分地方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具体实施方案早退政策后,一些单位领导干部的响应热度很高,一些人甚至催着组织部门赶紧为其办理提早退休手续,称一天也不想耽搁。 是啊,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散吏。 除工资福利照发,另给予每年2万元至3万元经费补偿,名为调研和督办工作经费。没有工作压力却样样都有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于此,某地方政府坦言称用待遇换位子的作法意在消化冗员,实属无奈之举。但这些冗余人员,真的就多到无处安放了,每年都还在不停的新招公务员、事业干部,多少乡镇基层人员严重不足,又有多少部门到处借人,甚至还有多少临聘人员充实在干部队伍中,干着正式干部的活。也许,有人要质疑,早退的都是领导干部,怎么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腾位子还要提待遇,保福利,这和干部能上能下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个人认为,对于待遇换位子提前早退涨级别这些方法真不可取,一是因为提前退可以享受一些待遇,会促使一些本还年富力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萌生退意,对于早退的人,享受着退休的生活,拿着在职的工资,占着单位的编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光是人才资源的浪费,财政负担加重那么简单,会让很大一批人失去工作的热情,觉得只要平平安安的熬到一定年纪享受个早退就可以了。二是对于领导干部可以提前退,那么普通工作人员呢,却还要苦苦奋斗,直到退休甚至都没等到什么待遇,那么不排除一些人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走上领导岗位,对于势必会破坏官场的风清气。

干部的进退和干部的能上能下一定要结合起来,不能是为了腾位子就提待遇,该退该下的时候要能正确对待,一定要把握好标准,并且要把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合理利用,发挥他们的预热,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才是延迟退休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