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好公仆,树好形象,是党对每一位干部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当好人民公仆呢。笔者以为,关键要有“四真”。
一是要真心。“真心”是做好公仆的前提和内在动力。有了“真心”未必能做好,但没有“真心”是绝对做不好的。要树立真心真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地对待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工作境界,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要情为民所系。作为公仆,就应该时时事事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拿出儿女对父母般的忠心、爱心、诚心、孝心,情真意切地对待人民群众,而不是出于某种动机和需求,虚情假意地玩“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帮穷户,结穷亲。对待人民群众要满腔热情,对待扰民欺民的人和事要疾恶如仇。群众的事情办不好、办不了,要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二要权为民所用。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是权力存在的必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淡泊“官”念,淡泊名利。运用权力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慎之又慎,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三要利为民所谋。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这个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公仆,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二是要真能。有了“真心”,只是有了美好的愿望,而要当好公仆,仅凭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非凡的能力,具备老百姓所说的“真能耐”。具体地讲,就是要有“为官一任,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能力。一要兴一方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中心。要抓牢第一要务,抓住这个中心,学习经济、研究经济、发展经济,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能搞多快搞多快,实现经济富庶,人民安康。二要富一方群众。认真研究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善谋富民之策。在农村要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在城镇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三要建一方文明。要坚持“多个文明”一齐抓,在建设强大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先进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方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四要保一方平安。平安是人民群众的最大福祉,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基本要求。要把社会稳定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时刻不能放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研究创新维护稳定的方法。在大是大非、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要旗帜鲜明,头脑清醒,立狂澜而不惊,处危谷而不乱,力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是要真会。有了“真能”,仅说明有能力担任公仆,而要真正当好公仆,还必须“真会”,就是要懂得怎样去做,学会当好公仆的科学方法。一要既当“司令员”,又当“战斗员”。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把握自身实际,把理论与实践、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有机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提出带有前瞻性、创造性的思路与措施,总揽全局,把好方向。另一方面,对已决定的事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规划,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亲自抓。要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二要既当“指挥员”,又当“服务员”。一方面,要从关键环节入手,既抓宏观协调,又抓微观指导,及时提出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发挥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的指挥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基层干部创造工作条件,扫除工作障碍,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好铺路搭桥、挡风遮雨、撑腰壮胆的作用。三要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一方面,对基层干部要坚持既压担子、交任务,又教政策、教方法。另一方面,要严督查重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大胆启用人才、大胆提拔人才,切实调动各个层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才辈出、奋发创业的干部成长环境。四要既会讲,又会干。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打牢思想功底、理论功底,善做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工作,强化核心作用,增强感召力、号召力。另一方面,要吃透上级政策,参透精神实质,做好结合文章,大事狠抓,虚事实抓,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特色、抓典型,重点突破,全面开花,推动工作整体上档次、上水平。
四是要真做。有了真心、真能、真会,只是具备了当好公仆的基础条件,但要真正当好公仆,还必须铺下身子,脚踏实地去干。一位近代政治家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就是这个道理。一要做的“实”。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对看准的事,不管有多大困难,多少矛盾,都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达到目标为止。对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完成时限、工作标准,环环相扣,扎实推进。二要做的“硬”。发展的硬是道理。只有干的硬,才能发展的硬。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敢冒。只要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共同事业的发展,就不怕工作干过了头,不怕被别人说闲话,不怕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不怕挨批评,不怕丢选票,不怕被摘“乌纱帽”,敢抓难的、敢碰硬的、敢治乱的,不给历史留下遗憾,不给后人留下骂名。三要做的“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讲究科学,避免头脑发热,时刻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切忌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在工作部署上,要把困难估计得多一些,把制约因素考虑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谋划得周到一些。在工作推动上,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做的“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地方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上为中央解忧,下为群众解难。要经常和老百姓、和困难群众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树立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好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取信于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