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朱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要抓住五大重点

[ 作者:朱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31 更新时间:2016-03-18 录入:吴玲香 ]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后,GDP潜在增加率已经下降,从2010年前约10%的增长率已逐渐落至“十二五”期间的7.6%,国内外的经济专家预估,“十三五”时期我国的GDP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降至6.2%左右。中国已经享受了十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现在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人民群众都不希望GDP下降。可是GDP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GDP无期限告诉增长。在我国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依赖货币和财政刺激也无法拉动GDP的增长。为了应付当前的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地进入新常态,中央在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在五中全会上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着眼于培育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解决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长远看更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顺应人民对“青山绿水”美好生活的追求。五大发展理念通过积极联动内外经济发展,从而解决人民深恶痛绝的社会不公、正义匮乏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问题,使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新常态下进行经济转型。它充分的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体现了我国在发展上目标方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

创新发展重点是培养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4年平均9.8%的高速增长,这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及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大需求,而从长远看,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健康的。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进入了中等偏上国家行列,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支持高速增长传统动力相应式微,而创造力不足导致了如今我国经济疲软,发展缓慢。

协调发展重点是抓住发展的健康性。我国发展长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和不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阻碍在新常态下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和实现分享改革成果的障碍。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的阶段上,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等问题将因发展不协调而产生或者加剧,如:城乡结构化改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脱节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若处理不慎将会将会把我国的经济拉人“中等收入陷阱”。

绿色发展重点是抓住发展的永续性。我国经济能实现了长达34年平均9.8%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得来的,这种依靠以牺牲环境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如:2015年底,我国华北、江淮、江南、西南等地区相续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一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可以循序渐进,可是环境和生态一经遭到破坏,则难以修复,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不能以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

开放发展重点是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外发展联动。如今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拉动我国经济前进的马车依然是以出口为主,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疲软无力。在经济的新常态下,我国不仅要不断提高利用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产能和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能力,还要努力提高国际经贸等方面的制度性话语权,通过投资境外一方面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投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体中夺取更重要的地位。

共享发展重点则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和居民地区性公共服务差距大等问题困扰着我国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为根本标志。在新常态下,共享发展则具体体现为普惠性、均等性和可持续性,要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充分、更均等的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黄梅县人社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