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用“互联网+”补上政务公开这块短板

[ 作者:晴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2 录入:吴玲香 ]

近日,中山大学政务APP(客户端)研究组发布2015年国内70个大中城市政务APP的使用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其中69个城市共有政务APP316个,平均下载量为7.8万次,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较低,六成政务APP3个月内从未更新。(新华网  20160121日)

所谓政务公开,就是各级政府依照法定权限全面公布行政事务。任何公民都可以对公开的事项进行查询、监督。这也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用法律等规范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民情得以汇聚、民意得以表达、民心得以凝聚。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六成政务APP3个月内从未更新,这就会让人忍不住猜想,到底是不敢公开还是不愿公开?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创新信息公开平台和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让公众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当然政务公开的推进需要“参与型公民”的成长,政务公开不应只是告知,而是与公众关系的调整,公开本身就应该包括互动、合作的内容。如果只盼望着“账本一晒,否极泰来”,面对质疑没有回应,面对批评没有改进,公开也就成了“权利泡沫”,不免会让公众失望,只留下一纸新闻、满肚怨气。

因此,公开信息,必须提升公开质量,把握住公众的兴奋点、关注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有公众的深度知情、参与、监督,也才有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高度信任。做到不隐瞒、不保留,原原本本、真真实实,有了这样的信息公开态度和行动,公众才会广泛参与、持续关注,认识不断深入、共识不断达成,公众自然就会和政府部门站在一起客观看待成绩、直面问题,愿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推动进步。

对于政务APP3个月内从未更新应该就止打住,从站在公众的角度,主动接受监督的态度,认真对待公众“知情权”,让政务APP成为构建舆论“定盘针”、政策宣传“扩音器”,实现信息“一点通”,不断凝聚传播“向心力”,让其成为政府

(作者地址:三台县郪江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