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凌云: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探源——读陈文胜《中国乡村何以兴》

[ 作者:凌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7-03 录入:曹倩 ]

——读陈文胜《中国乡村何以兴》

欣喜拜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教授新著《中国乡村何以兴》,再次激发我对乡村振兴学术研究兴趣。同样作为一名一直投入“三农”理论研究爱好者,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处在伟大的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把握大国乡村的现代化趋势与方向?又如何具体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路线图”?陈文胜教授在著作里一一给予解答。

一、乡村振兴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陈文胜教授在著作《绪论》中深层次分析和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首先,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导向,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了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使命。建设农业强国要基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还要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形成区域特色化、差异化的农业生产分工布局。

乡村振兴不是主观随意性,而是要体现它的本质特征和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陈文胜教授认为,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理所当然要尊重农民意愿,制度的安排应突显农民的主体地位。要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焕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防止在实践中演变为“大跃进”运动。推进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必须遵循乡村发展的差异性与多元性,既体现自然环境方面,又体现地域人文方面。

三是走农民共同富裕之路。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推进动力变革与制度变革。不断推动集体所有制的单一实现形式向多种实现形式演变,不断优化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合作,并按要素分配的农村集体经济。

四是推进率先在县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县域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庄为腹地,是连接城乡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连接点。因此,县域无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县域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市场,是最具活力的战略发展空间,需要突破已有发展模式加速转型。为此,需要强化县城服务农民的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乡镇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地位,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二、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战略趋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那么,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趋势与方向?陈文胜教授认为,首先,要从全面现代化全过程的历史进程来看乡村振兴的趋向。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不仅伴随着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进程。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使乡村振兴成为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进程。

其次,要从农民的建设家园实际需要来看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主体地位为立场,站在属于农民的乡村,去聆听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乡村,给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自主权,以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创造真正属于他们的生活,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

第三,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乡村建设“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并反复强调要“记得住乡愁”。我们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着眼于长远,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庄必然会成为现代社会具有最美好人居环境的地方,回归乡村、回归自然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必须顺应乡村文化的演进规律,传承乡土地方本色。不仅要让现代文明融入乡村的日常生活,发挥对乡村文明的引领作用,还要包容乡土文化的区域差异性和发展多元性,真正留住一方乡愁。

第四,从城乡人口要素流动的视角来看乡村振兴生产力发展关键要素变动趋势。当下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关键阶段,存在不少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在城市定居的农民还是常年在乡村居住的农民,或是常年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都在不断发生结构性变化。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是不稳定不规范的转型,向逐渐稳定和规范的制度转向。

第五,从乡村功能定位来看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应该是发展农业产业。农业是乡村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最核心的产业。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特殊的经济形势下,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后院,只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大居稳定,因此,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发展农业产业。我们要正确认识农业的特征,农业是永续产业,不可能像工业发展那样快速转型升级,要遵循农业自身发展规律。

三、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一是注重统筹乡村规划。要立足全面现代化进程确定乡村发展战略定位。尊重村庄历史变迁逻辑,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发展目标引领,进行整体规划,需要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景观保护提供空间保障;发挥土地政策效应,激活乡村内在动力;挖掘乡村山水人文资源,突出地域特色;顺应新发展格局构建,优化要素配置。

二是注重乡村教育振兴。应以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乡村与乡村教育现实问题为立足点,以乡村教育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目标、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三是聚焦乡村产业振兴。要把农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最核心产业;重视小农户的发展,解决小农户作为乡村振兴这一最大短板问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找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黄金结合点;推进社会化服务和品牌化战略;树立“大食物观”,开辟农业发展新赛道。

四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怀敬畏之心;突出农民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密结合;把制度建设作为净化乡村社会风气的治本之策。

五是提升乡村风貌。中国地域复杂,具有人口众多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乡村风貌有鲜明的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有各具特色的山水自然禀赋。推进乡村建设,需要在村庄规划布局、民居风貌引导、乡村工匠培养等方面着力,形成具有不同人文特点、不同乡土味道的乡村风貌,为打造现代“富春山居图”提供支撑。

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乡村治理如何不仅影响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而且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

在陈文胜教授看来,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基于历史与传统的“乡村精神”而又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乡村治理特征。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演变的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目标从资源汲取向“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演变,治理模式从村民自治向“乡政村治”“多元共治”演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礼治向“依法治理”“复合治理”演变。推进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要高度关注和应对乡村治理转型过程中的多重风险。如,治理潜藏的风险、债务风险、政府公信力风险以及产业“失速”风险。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尊重农民平等权利,尊重乡村价值与自主发展。二是做好乡村职能定位。把强化政治建设作为根本要求,把着力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把推进文化建设作为长久之策,把加快社会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突出生态建设作为战略取向。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和为基层减负。从根源上解决影响乡村基层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快推进精兵简政以减轻基层政府财政压力。四是推进乡村治理多重转变。职能边界要从属地管理向职权管理转变;公共产品供给要从政府目标主导向农民群众最现实需求主导转变;治理机制要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考核导向要从注重工作过程向注重工作结果转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从注重领导群众向同时注重发动群众转变。


(作者系哲学博士,高级研究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金融安全等。工作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