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锁定两大目标 着力六项举措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湘潭县委
2019年,湘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顶住经济发展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紧紧围绕挺进“全国百强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大目标,深入实施“强工惠农”发展思路,全力以赴防风险、保稳定、抓改革、促发展,全县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1、着力推动两大目标,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坚持用“两大核心目标”来引领人、号召人、凝聚人,切实保持定力、全力奋勇争先。2019年,我县成功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百强县,位列全国第91位,较上一年前进16位,实现了湘潭市“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复检中保持领先,人民群众的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有力证明了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思路的前瞻性、科学性,有力地凝聚了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共识和合力,有力提振了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着力攻坚项目建设,发展速度更加稳健。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开展“产业项目落地年”活动和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持续整治项目建设环境,深入开展项目护建行动。全年动开工重点工程项目96个,完成投资122.5亿元。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湘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开工,五洲通二期、广州酒家利口福一期、柏屹产业园二期等23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试投产,德怀大道、青山大道、天易贵竹学校、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等12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湘莲大道、莲花大道快速推进,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的稳健向好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口径税收增长6.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多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
3、着力加快产业发展,发展动能更加充足。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力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全力壮大“一区多园”,天易经开区技工贸收入稳定在千亿元以上,综合实力在全省省级以上园区排名第16位,较上一年度前进10位;乡镇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6.9亿元,园区的发展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持续巩固粮猪产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335亿元;积极打造乡村休闲、户外体验及研学旅游产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新引进项目9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3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引进项目数量和质量再创新高。
4、着力强化创新引领,发展质效更加明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推进研发“增投”、成果“破茧”,驱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按照“入规、登高、上市”的产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发展质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再创历史新高。围绕主导产业,努力培育规模企业,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8家,发展实力不断壮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申请率大幅提升,居全市第一。持续调优税收结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77%,收入质量明显改善。全力推动企业股改,完成16家优质企业股改挂牌。扎实开展工作创新竞赛,全年形成各类创新成果98项,其中国家级成果8项、省级成果50项。
5、着力实施三大攻坚,发展基础更加牢靠。坚持把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始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应对债务压力,强化财政运行调度,多渠道推动债务平滑,成功争取化债资金42.04亿元,压减政府性投资11.64亿元,减少一般性支出1.1亿元,顺利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全年实现稳定脱贫238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2%,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为推动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大力实施扶贫车间、扶贫农场、“一亩田脱贫”等产业扶贫模式,积极由全面脱贫向乡村振兴过渡。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全年开展环境执法1200余人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6起,督促整改违法排污企业22家,取缔关停2家,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6、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环境更加优良。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园区“见章盖章、见章换文”的授权审批模式,大大提高了园区的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取消不必要证明和环节,进一步压缩“三证”办理时限,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缩至30个工作日。高度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召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坚决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各类税费3.15亿元,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结合扫黑除恶行动净化经济生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夯实社会信用基础,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法治环境,为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