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孙毓徽:砥砺奋进:农村改革开放不止步

[ 作者:孙毓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27 录入:王惠敏 ]

    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农村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一再证明:农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三农”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经济高速增长,科技一日千里,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身边的变化如数家珍,特别是农村改革取得质的飞跃。

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实现新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路,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4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40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无到有、从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40年。

改革开放40年,家居环境的变化。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外面大太阳,屋里似蒸茏的土墙草房年代在农村已成历史。砖瓦房、楼房、四合院比比皆是,房子是一栋比一栋修的漂亮,打地圈梁、混凝土结构,牢固实在。一些住房室内的装饰不低于城市里的住户,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等一应俱全。有的城里人还说农村现在的房子简直就是别墅,空气污染少,环境条件比城市里的还要好。城里人目前有退休后到农村养老的趋向。

改革开放40年,农村基础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目前,全国通公路、电话、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比重均已达95%以上。文教、环卫和医疗也得到大幅改善。

虽然农民不断增收,但是与城镇居民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社会福利政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很多农民对自身未来生活还存在很大顾虑,农民的收入都为了教育和养老两方面,很多农村当中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占全国的近70%,并且农业为国家的工业化付出了很大牺牲,所以,在国家工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向三农方向倾斜。毕竟农业富则国家富,农业稳则国家稳!      

习近平也指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看一看,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广大农民贴心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必然成功,也一定能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展望未来,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肩负起新时代的伟大使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对外开放再扩大,必将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

作者系易门县浦贝乡罗台旧村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