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高维谦:精准扶贫探索新途径典型分析

[ 作者:高维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0-12 录入:王惠敏 ]

中央确定精准扶贫实施“五个一批”,落实发展生产脱贫难度最大,而易地搬迁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须有脱贫致富途径,实践中各地探索出多种扶贫开发新形式和新途径。其中,创新发挥特色优势是一个精准扶贫新途径。

如何深挖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长期以来渐成难点,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许多地方转变思维方式,将挖掘当地优势和引入外界优势相结合,创新放大内外发展优势,开创精准扶贫新途径。

一是深入挖掘引入发展优势。广西东兰县深入挖掘品牌优势,重点打造红色老区精神、绿色生态宜居、金色铜鼓文化、银色长寿之乡、黑色物产丰富的“五色品牌”,发展乌鸡、墨米等特色产业,前三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形成引入、异地发展两大特点:引入外部企业组建苗汉子果业公司,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970亩,异地发展猕猴桃产业;引入首旅集团华龙公司、北京消费宝公司投资6亿元,联合开发提升十八洞溶洞旅游;引入湖南盘古电商公司在村里建设电商平台,外销农副产品。

二是企业发挥科技优势下乡扶贫。汉能集团立体化薄膜光伏发电扶贫模式,2016年末,汉能与12个省份近30个市县签约项目130个,总装机容量超过300MW,涉及户用屋顶、村级电站、农业大棚等,预计每年可帮助近10万户贫困户均增收3000元;2017年再开发30余个光伏扶贫项目。新华联集团压缩自身盈利空间,以低于市场价15%供应设备。已开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145个,占到总体光伏项目的70%以上。

三是挖掘“互联网+”的优势融入产业扶贫。腾讯集团鼓励村庄开通微信公众号,搭建“腾讯为村”村庄社交服务平台,连接信息和乡村情感,推广营销本地产品;方便区县、乡镇、村“两委”干部宣传政策,提高服务效率,密切干群关系。截至2017年12月,涉及16省共5559个村开通微信号,实名注册163万名村民加入自己的村庄互动。

2016年1月,京东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选定328个国家级贫困县作扶贫试点县,在832个贫困县扶持龙头企业6000余家,有110个贫困县在京东平台开设扶贫特产馆。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在全国11个城市建设多温层冷库,覆盖近300个大中城市,打通贫困地区鲜活农产品上行渠道。塑造50多个品牌溢价,上线贫困县商品136个品类,实现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帮扶10万户贫困户。

四是创新发挥金融优势支持扶贫。交通银行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交银扶贫基金全面整合产品和服务资源,依托“股、债、贷”等一体化,提供一站式全面综合的中长期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交银扶贫基金已在超过20个省市落地,支持公共事业和特色产业扶贫领域。到2017年6月末,交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1.83亿元,服务带动57.42万贫困人口。

农行推出“政府增信+银政共管”金融扶贫模式:政府通过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为扶贫企业和贫困户增信,农行按照增信资金8倍~10倍的比例放贷;政府协助银行选择、审核和管理贷款客户。2013至2017年6月末,在832个贫困县累计放贷1.4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807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83亿元,带动616万贫困人口增收或脱贫。力争到2020年末,贫困县贷款余额达到9400亿元,支持不少于500万贫困人口脱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2018-10-1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