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这一系列的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改革正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源头活水与不竭动力。
邓小平同志讲过:“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吹响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冲锋号。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最根本还是要靠改革来盘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
从1978年到2017年的4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40年的农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政策有的放矢、全面推进,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带来的障碍、消除农村体制机制弊端等,这一系列壮举让获得更多实惠的老百姓坚信一个道理,唯有“遵循发展规律”与“变”才能赢得新的胜利,获得新的成就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难啃的骨头依旧在农村,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劲儿也在广阔的农村。因此,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要牢记粮食安全的弦任何时候不能松懈,定要确保我们的饭碗时刻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推进绿色农业的这场硬仗中,让美丽乡村为美丽中国画龙点睛,增添一抹舒适、难忘的底色;最后,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壁垒和工农业剪刀差,让广大农民平等、踊跃参与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用主人翁的热忱共同开创繁荣和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道在日新,新者生机也。”改革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进行时保持不断昂扬前进的姿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奉行“变革”这一法宝,以制度建设为“经”,以贯彻落实为“纬”,不断完善产权和市场化要素配置的重点,清除体制机制遗留的病毒,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充分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关键就在于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稳定与界限清晰,因此土地确权与颁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搞活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在不断收益的同时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强基层党建与法治工作,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不仅荡涤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浸染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相信在改革春风的满面吹拂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动能。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学庄乡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