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望峤等:大力培养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

[ 作者:望峤 关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8 录入:王惠敏 ]

    编者按:今年以来,甘肃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甘肃省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有力助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如何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产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质量,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和富民产业的排头兵的重要作用?每日甘肃网特约请4位专家撰文对此展开探讨。

    目前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是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需求层面来看,各地普遍缺乏懂旅游、懂农村、善管理和运营的乡村旅游人才;从供给层面来看,能力好、针对性强的培训主体、系统培训课程和培训基地严重不足。甘肃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和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但规划落地不力、新产品新业态开发滞后、运营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不善等反映出的人才制约问题已成为发展瓶颈和掣肘。

    围绕新时代赋予全省乡村旅游的重大机遇和使命,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联合甘肃旅游智库创办乡村旅游讲师团,深入乡镇、村庄送教上门,2017年,培养乡村旅游骨干人才万余人,成绩斐然。但同年,甘肃省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根据全省旅游扶贫工作部署,今后3年在深度贫困地区要扶持300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农(牧)家乐5000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8.5万户贫困户、3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显见,培训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极大。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从单一农业劳动者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其观念、见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都亟须培训。鉴于此,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向标杆和旗帜学习”的培训新模式,建设能够提供“主题定制式”“驻店式”“菜单式”“创客交流演示式”等一站式综合培训基地被提到议事日程。

    陕西袁家村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范例。自2007年以来,袁家村在无任何资源优势、无人才的普通关中小村庄中,在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实现了由“空心村”到中国最美乡村的蜕变。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袁家村模式”在全国产生了持续广泛关注和深刻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到此参观、考察和学习者多达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计千余批次,各类院校科研机构也是不计其数。加之,袁家村边实践边总结,边纠错边提升,边探索边创新,随时总结自身经验,开办了“袁家村乡村旅游培训学校”及“袁家村乡村振兴研习社”等不同层次人才培训平台,有一整套培训菜单,有较为系统的培训教材、案例,更有实践基地和创客互动课程资源。经过评估和现场考察,今年5月中旬,“(袁家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挂牌成立。“甘肃+袁家村”的综合培训基地建设模式正式开启。

    所谓“+袁家村”,是甘肃在乡村旅游培训领域的新探索,是在原有送教下乡、现场辅导,模拟学习、实践考察基础上进行的开拓创新,是对原有模式的补充和支撑。不仅丰富了原有培训的内涵和功能,更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和实践指导性。具体做法为,一是双方共同研讨确定公共课程。针对高层、基层管理者、操盘手、企业家、经营户及服务人员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菜单,共同提出两门乡村旅游政策解读、理论指导等公共课程,共同确定有资质的专家授课。二是将袁家村模式进行菜单化课程分解。将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开发理念、建设思路、管理体制、“三变”经验、乡村扶贫、分配机制等分解成课程模块,形成综合培训内容,重点交流讲授。三是充分依靠袁家村自有团队组成师资主体,形成了以党支部书记郭占武领衔,由村干部、村民、商户、投资人和创业者等群体共同组建的讲师团,现身说法,以身示教,为更多学员“取到经”提供优质服务。袁家村的讲师成员既是村子发展的实践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和受益者,这种以“袁家村人”讲“袁家村模式”的现场培训和实战培训,使学员易学易懂,能够实操落地。四是不断完善案例教学。袁家村全体村民共建共享形成的“自治为基、德治为先、法治为本”乡村治理模式中,如何组织管理农民、如何建立农民股份合作制、如何选拔和培养商户等做法,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如何将做法总结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完整可分享讲解的案例,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契合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和成效。

    目前,甘肃已经在袁家村培训了四期学员,请袁家村团队到甘肃授课、指导三期学员。千余人已经受益于这一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新模式,未来将有更多人受益,双方也将因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成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甘肃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