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婺源县的篁岭古村,短短几年,从一个贫困村、一个濒临消亡的古村变成了富裕村、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它的涅槃重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产业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尤为重要。当下,乡村旅游正成为乡村振兴强劲的“发动机”。篁岭景区正是靠着这个“发动机”,打造了特色产品,理清了产权关系,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9年,吴向阳团队相中地处偏僻、古宅失修、半空心化的篁岭时没有人看好,都等着看笑话。他们斥资1200万元,以“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对篁岭进行保护性开发。山下建200多平方米的别墅安置房68套,老年、单身公寓24套,320名村民以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等方式进行整体搬迁。2014年篁岭景区正式营业,当年游客18.5万人,收入2000万元,2017年游客、收入分别飙升至110万人、1.52亿元,今年3月25日,篁岭景区限流。短短5年凤凰涅槃,篁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目前正在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乡村美。乡村美,不仅表现在外在生态美,更要注重内在文化美,体现出文化内涵:留住传统,留住“乡愁”,强化农村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篁岭景区就做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不但有独树一帜的自然景观,还有独一无二的晒秋风俗、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荒废的梯田种上油菜花,成为春天最美的景致,500多年历史的篁岭古村修旧如旧,拯救保护的160多幢徽州古建筑,依山势错落在百米落差的山崖上。篁岭景区在保护徽州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古村进行了内涵挖掘、文化灌注,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晒秋闻名全国,成为“最美中国符号”。
百姓富。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百姓富裕。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受益主体。融合发展、成果共享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篁岭景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点,该景区从一开始就树立了合作双赢、共融共赢理念,通俗地说就是让村民直接参与进来,与景区一起成长,在景区发展中获得红利。荒废的梯田景区流转过来,请村民种油菜,村民既有流转费又有务工费,村民被聘到景区管理、收银、保安、保洁等岗位上班……篁岭景区每年付给村民上百万元资源费、流转费,安排近200名村民在景区上班,投建农贸集市以供村民设点经营。如今,别墅安置房已升值近10倍,近70%外出打工的返乡了,开农家乐、客栈,多的一年赚几十万元。村民成了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有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2017年,景区支付给村民的工资等收入380余万元,村民旅游创业收入500余万元,篁岭村人均收入由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至2.8万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跃为12.66万元!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铿锵前行的路上,我们希望涌现出更多的篁岭,越来越多的乡村产业强起来,生态美起来,民风好起来,百姓富起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江西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